麥肯錫研究:氣候變遷對亞洲的影響將比其他地區更嚴重
發表日期:2020-08-28
作者:Bloomberg News;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935 次
引用來源:bloomberg
引用來源:businesstimes
引用來源:《亞洲的氣候風險與應對》報告全文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在今年8月針對亞洲出版了一份《亞洲的氣候風險與應對》報告,內容提到亞洲目前缺乏調適及減緩措施,因此未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熱浪、乾旱、洪水以及颱風未來在亞洲地區將會更加普遍,明顯多於世界上許多地區,且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潛在影響也將比世界上許多地區更為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亞洲地區貧困人口眾多、相當倚賴戶外工作,以及生活在最容易受到溫度與濕度將急遽增加的地區。
在報告中,麥肯錫公司研究了亞洲地區16個國家在宜居性、糧食系統、實體資產、基礎設施以及自然資本等5種影響,並透過6種指標(熱浪、極端高溫及潮濕、缺水、洪水、農產,以及土地利用)進行分析。而除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外,麥肯錫公司也透過連鎖成本的概念來評估損失金。舉例來說,升溫可能會影響戶外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及民眾生存能力,但其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如胡志明市在2050年,因洪水引起的基礎設施直接破壞可能造成5億至10億美元,但連鎖成本可能將損失擴大至15億到85億美元。孟加拉、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在2050年預估會有5億至7億人將生活在每年會有致命熱浪災害的區域,並造成7%至13%的GDP損失,相當於2.8兆至4.7兆美元;而日本、中國、韓國以及印尼等地區的極端降雨事件可能會提高3至4倍,造成1.2兆美元的損失。
然而,報告中除了提出了亞洲地區未來的風險外,也提出了可能改變的機會,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報告中最後強調,亞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決策者可以仔細思考氣候調適以及減碳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關係,利害相關人則可以透過公私合作將氣候變遷的影響納入未來考量。而麥肯錫公司的董事–Jonathan Woetzel博士也表示,亞洲地區可以透過將氣候風險納入決策中,來領導全球的氣候治理行動,並降低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