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聯合國表示:「氣候智能城市」是未來趨勢

  發表日期:2020-10-14

  作者:World Economic Forum;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702 次

  引用來源:ecowatch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而估計大多數人口增長也會在城市中發生;大量人口的聚集與圍繞,改變了城市周邊的生態系統也造成了氣候變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UNDP)的最新報告顯示:城市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0%。這些城市極易受到他們造成的氣候變遷的影響,尤其是熱應力、洪水和健康等緊急情況。透過打造「氣候智能城市」並改善基礎設施,城市能夠增強其韌性,降低氣候風險並提高宜居性和競爭力。根據自身的需求,建設「氣候智能城市」可涉及多種措施:從防洪、下水道到電氣化運輸以及為城市降溫創造綠色空間等,以下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出減緩氣候風險措施的三個實例:

一、智利聖地亞哥的電動巴士

在過去的幾年中,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購置了455輛電動巴士,並計劃於2020年底將增加到800輛,電動巴士在營運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氣體、減少了空氣污染,並且使用太陽能板作為免費Wi-Fi、USB充電和LED照明公車站的電力來源,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電動公車網絡對用戶的吸引力,甚至,電動巴士還幫助當地政府減少運營支出。與柴油公車相比,縱使電動巴士的購置成本是其兩倍,但是電動巴士的運作和維護成本比傳統公車減少達70%,這也大幅降低了票價,進而鼓勵更多人使用大眾運輸工具。

二、阿布達比新的農耕技術

阿布達比當局預測2050年時,80%的食物消耗將會集中在大城市之中,在面對氣候變遷和耕地有限的情況之下,水耕法將是個適合的調適方法。水耕法是一種以水為基底的耕作方法,將植物栽種在營養豐富的水中,而不是將其種植在土壤中。由於根無需鑽入地下,因此採用水耕法種植的作物佔地面積較小,而且還可以垂直堆放,提升空間使用效率。通過仔細控制植物的環境和養分吸收,水耕法不僅可以使每公頃的產量提高10倍,而且與傳統的耕作方法相比,還可以更好地運用資源,減少農藥、施肥和用水。在室內,它們受蟲害和天氣的影響較小,也可以將農作物種植在靠近消費市場的地方,以縮短「食品里程(food miles)」,降低其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三、保護珊瑚礁的墨西哥

當思考如何避免氣候造成的風險時,以自然的觀點出發才是永續性發展,珊瑚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抵禦海浪和洪水等災害的天然屏障,它們可以吸收的海浪的衝擊比堤防還要高上許多,根據聯合國計畫署報告,與人為建造設施相比,珊瑚礁的防禦系統節省高達1000億美元。在墨西哥,開發計劃署目前正在試行一項保險計劃,以保護和增強作為全球第二大的中美洲珊瑚礁系統,此舉不但降低未來災害的風險,更可作為沿海人口的收入來源。

氣候智能城市的基礎建設代表著超過30兆美元的投資機會,而以綠能為出發點的智能城市不僅僅是一項值得的投資,更是能彌補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與自然並行且永續發展的絕佳機會。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657,162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