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創下歷史第二低的紀錄
發表日期:2020-10-16
作者:Kate Ramsay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56 次
引用來源:NSIDC
引用來源:圖:NASA
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北極海冰長期以來呈現下降的趨勢,在今(2020)年9月15日,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 和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NSIDC)的衛星數據分析資料顯示,2020年9月15日可能達到了今年的最小範圍紀錄—374萬平方公里,並且是自2012年9月17日所創下339萬平方公里以來的第二低紀錄。
北極的冬季幾乎是由凍結的海水覆蓋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而這些海冰經歷季節性的變化模式,在春末夏初變薄且縮小,而在秋冬之際增厚並擴大覆蓋面積。而北極夏季海冰的狀況將影響當地的生態系統、區域和全球的天氣,甚至是海洋環流。
今年春季西伯利亞的熱浪使得北極溫度比平均溫到高出攝氏8~10度,致使海冰融化提前發生,造成冰量下降。雖然並非有觀測紀錄以來的最低紀錄,但也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最低紀錄少了251萬平方公里,若與過去三年相比,2019年的419萬平方公里、2018年的466萬平方公里以及2017年的467萬平方公里,除了顯得今年的紀錄相當驚人外,也表現出海冰範圍正在快速的縮小。對此,NSIDC也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數據,以1981年至2010年作為平均值,自1979年至2020年,每十年約下降13.4%。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來自大西洋較溫暖的海水,正在向海冰底部靠近並從下方加熱,面對這種現象,NSIDC的負責人馬克·塞雷茲(Mark Serreze)表示,北極地區的環境與溫度具有連鎖反應的特性。由於較溫暖的海洋溫度會侵蝕更厚的冰層,並且還會導致更薄的冰層開始融化,並導致海水水面擴增,而海水面積的增加,也會增加吸收自太陽的熱量,造成水溫上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Mark Serreze補充道,除了北極海冰範圍創下了第二低的紀錄外,今年的西伯利亞熱浪、森林大火,以及因凍土融化導致地基塌陷而造成俄羅斯諾里爾斯克(Norilsk)的漏油事件等,都是北極中部地區溫度升高所造成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