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災害研究顯示,過去二十年中氣候緊急狀態呈現「驚人」上升
發表日期:2020-10-28
作者:UN News;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882 次
引用來源:UN News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辦事處(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DRR)的研究數據顯示,富裕的國家並沒有對會造成氣候威脅的排放採取任何措施,這些威脅造成當今大部分的災害。根據UNDRR的報告中,過去二十年共紀錄了7,348起災難事件,造成約123萬人死亡,相當於每年6萬人,並且有40億人受到影響,甚至貧窮國家的死亡率是富有國家的四倍之多,這二十年的災難還造成全球經濟2.97兆美元的損失。而1980年至1999年之中的4212起自然災害造成的傷害相比之下少得多-約119萬人死亡,30億人受影響,經濟損失總計為1.63兆美元。
儘管更好地記錄和報告可以解釋過去二十年來危害數的上升,但研究人員堅信,氣候緊急狀態大量增加是造成危害高峰的主要原因,洪水佔災害總數的40%以上,暴風雨28%,地震(8%)和極端氣候(6%)。有明確的證據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攝氏度,人們感受到極端天氣事件(包括熱浪、乾旱、洪水、冬季暴風雨、颶風和野火)的影響越來越大,UNDRR更指出,不斷變化的降雨方式對全球70%的農業用地和13億人口構成威脅。
UNDRR負責人兼秘書長Mami Mizutori女士說道 :「儘管在過去的20年中極端天氣事件變得如此頻繁,但在年底之前只有93個國家實施了國家層級災害風險策略。」「災害風險治理取決於政治的導向,而履行《巴黎協定》和《仙台減災綱領》時所作出的承諾就必須兌現,但是可悲的事實是,我們仍執意破壞,這就是本報告的結論;COVID-19就是政治家和商業領袖尚未適應周圍世界的最新證明。」 她補充說道 : 「如果我們想讓地球擺脫貧脊;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城市爆炸風險以及全球暖化等嚴重後果,這真的關係到政治的治理。」
目前,除非全球先進國家在未來10年內的每年至少降低7.2%的溫室氣體排放,才得以實現巴黎協定1.5攝氏度的目標,否則全球氣溫將上升至3.2攝氏度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