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將農田回歸自然便可以有效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

  發表日期:2020-11-04

  作者:Catrin Einhorn;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629 次

  引用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引用來源:nature

氣候變遷往往跟許多其他議題產生交互影響,尤其是風暴及野火,容易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影響。今(2020)年10月14日,科學家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碳排放情境,表示該情境能夠吸收自工業革命以來累積的二氧化碳一半以上,且能避免約70%與動植物滅絕相關的災害;而該排放路徑的關鍵轉捩點:只需要將世界上30%的農田回歸自然,就可以有效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

研究人員發現,這樣的的操作方式可以為人類保留豐富的糧食供應,並在一定時間範圍內阻止全球溫度升高超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2℃目標。研究作者之一,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Pontifica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的環境科學家Bernardo B.N. Strassburg表示,恢復農田是應對氣候變遷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之一,也是避免全球毀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研究人員透過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的地圖,將地球表面依據生態系統分類為不同網格,包含森林、濕地、灌木叢、草原和乾旱地區,並透過演算法評估哪些綠帶如果恢復成自然狀態,將可以用最低成本達到減緩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的效益,而效益的高低取決於恢復的土地數量。舉例而言,恢復15%的農地可以避免60%的生物滅絕,並吸收大氣中約30%的二氧化碳;作者更進一步表示:只要透過夠有效且永續的方式耕種農地,最多能將全球55%的耕地回歸自然,同時又能保持現階段的糧食供應能力。

但這項行動的最大挑戰終究必須回歸政治意願,以及將耕地回歸自然所需的經費來源,包含給予農民的補貼以及土地恢復的成本。其中作者特別提到每年有超過數千億美元用以補貼化石燃料及非永續耕作,也暗示著這是可行的經費來源之一。而本次研究的作者—康乃狄克大學的生物學家Robin Chazdon也對此表示,世界目前正處於投資破壞的階段,如果我們不考量國家或地區的邊界,而只看優先處理的地區,將可以帶來更高的總體效益,而我們不應該放棄這些好處並有所保留,而是採用國際合作的方式,將可以達到更有效的成果。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453,30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