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吃素救地球,沒這麼簡單

  發表日期:2020-11-20

  作者:Martin Kuebl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991 次

  引用來源:DW

人們常說「吃素救地球」,並認為此舉可以讓人類永續生活且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方法,但對於數以百萬依靠牲畜維持生計的人們來說,並不是這麼的簡單。全球畜牧業(牛、羊、豬、家禽等)所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大約是每年71億噸,其中約有65%是來自於牛肉和牛奶的生產有關,而因為畜牧業佔農業土地的四分之三,其造成的水源污染和森林砍伐也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不僅造成了碳排放的問題,對地球來說也是一種資源問題。

志在支持國際消除飢餓的組織Ceres2030,在今(2020)年10月與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IISD)、國際糧食政策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Policy Institute , IFPRI)、美國康乃爾大學合作研究並發布了一份《終結飢餓的永續解方,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End Hunger》報告,指出了家畜、生計以及區域之間的相互關係。對此,國際畜牧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ILRI)的專案負責人、同時也是這份報告的研究成員Isabelle Baltenweck表示,在某些缺乏糧食的地方,牲畜已經融入了其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如牛隻產施肥料,用作玉米的施肥,玉米收成後供給人和牲畜食用,表示牲畜在這個糧食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穀類已經幫助許多國家滿足了基本熱量的需求,但他也提到,若是我們減少了包含動物性食品在內的糧食生產系統,我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營養效果。

也因此,如何在不影響糧食生產系統的狀況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未來一項很重要的課題。Ceres2030評估,如果我們要在2030年落實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消除飢餓(SDG 2)」,大約需要3,300億美元,這筆錢將用於改善食品儲存、運輸和加工系統,並增加農民的培訓、網絡和財政補助。此外,這些資金還需要挹注在開發更具有韌性的作物和友善更握技術,以抑制畜牧業的碳排放,如利用農作物的殘渣(如根、莖、葉、果殼)來餵養動物,減少飼料需求;管理牧場、提高動物食用的植被、並提高土地的固碳量;以飼料添加劑和獸醫改善動物健康,提高牲畜生產率;導入技術將排泄物分解為沼氣,並進行發電。

對此,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Gerd Müller也呼籲:「地球有足以養活100億人口的潛力,但我們必須要展開『全球綠色農業革命』,以應對未來的氣候。如果人們認真落實消除飢餓(SDG 2)、氣候行動(SDG 13)和消除貧窮(SDG 1)的目標,那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出具體的貢獻」。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453,365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