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日益進步的醫療技術 已成為破壞環境的幫兇

  發表日期:2020-12-03

  作者:Joanne Lu ;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984 次

  引用來源:npr

哈佛公衛學院與哈佛氣候健康與全球環境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Health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的Dr. Aaron Bernstein團隊,近期於醫學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中發表論文指出,若將全球醫療機構視為一個國家,它將成為世界第五大溫室氣體排放國,而外科、婦產科及麻醉護理則為醫療機構中對氣候變遷影響甚鉅的部門。

外科部門是能源消耗及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單位,手術室每平方英尺的能源消耗是醫院其他地方的三至六倍,產生的廢棄物也佔了整體20%-30%,其中還有三分之一是需進行特殊處理的有害物質。即使沒有患者,手術室的空調、通風、暖氣仍需維持運作,許多的工具、設備也都會被拆封備妥,即使手術過程沒有使用,也必需直接丟棄。此外,如一氧化二氮和地氟醚等麻醉氣體,亦是溫室氣體的另一主要來源,且由於一次性使用的化療藥劑瓶所容納的藥物份量多超過所需,單單以美國而言,每年被扔掉的化療藥物就高達30億美元。當使用的東西越多,製造的東西就越多;製造的東西越多,使用的能源就越多,而最後需要處理的廢棄物也就越多,最終形成一個高碳排的產業。

為醫療機構尋找與環境共生的解決方案的組織Practice Greenhealth就表示,儘管符合外科標準的環保醫療器材成本成本並不高昂,但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外科醫生及醫療團隊認為維持現狀即可,在這方面並不願意做調整。反而是發展中國家,因資源相對貧乏,會利用風力、太陽能發電來維持手術室運作,結合手工、可重覆性使用之工具提供醫療服務,不僅降低整體產業的碳足跡,在手術感染率上更是低於西方國家。Dr.  Bernstein表示,這才是未來醫療模式應發展的方向,發達國家的做法並非是最佳解,開發中國家仍有許多可借鑒的地方,就算是救死扶傷的醫療產業,也無法負起破壞氣候穩定所產生的代價。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453,09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