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印度GDP帶來2,000億美元的風險
發表日期:2020-12-09
作者:Alfea Jamal;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659 次
引用來源:Hindustan Times
引用來源:McKinsey (報告全文)
氣候變遷造成的經濟損失,往往都是透過災害形式來估計,例如強降雨造成的破壞,但隱藏在氣候變遷背後的風險及影響,卻總是容易被忽略。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在今(2020)年11月底發布了一份報告《亞洲的氣候風險和應對措施(Climate risk and response in Asia)》,其中說明印度在2030年,戶外工作的「高風險時間」將比現在增加約15%;而由於溫度和濕度的增加導致勞動時間的損失,可能會對印度GDP造成約2.5%~4.5%的風險,相當於1,500億~2,500億美元。
對此,MGI警告說,如果不開始採取針對性的氣候調適行動,最快到2030年時,印度每年約有160萬至200萬人將面臨5%遭遇致命熱浪事件的機率。而作為緩解策略,印度必須改變工人的戶外工作時間、在都市進行高溫管理工作,並考慮將勞動力和資本逐步轉移出高風險地區。尤其對都市內貧窮的民眾而言,氣候調適顯得極具挑戰性,到2030年就必須付出1,100億美元以提供空調,加上高溫對稻米、玉米、小麥等農作物之產量可能會降低10%,並可能造成農作物的產量波動,亦將影響農民的收入穩定性。總而言之,氣候變遷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對印度的一大隱憂。
MGI的在地合作夥伴Suvojoy Sengupta表示,目前印度的大部分應對措施都不夠,需要強化政策設計以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而目前印度正在進行機場、道路和輸配電線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迫切需要將氣候變遷的影響及應對納入這些設計中。報告的最後也提到了亞洲脫碳的建議,包含將燃煤發電轉向再生能源發電、製造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農業脫碳、禁止伐林、運輸系統電力化等。雖然目前亞洲面對巨大的氣候變遷挑戰,但亞洲可以成為面對挑戰的領導者,並在應對挑戰中抓住有利的機會進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