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為避免重大經濟損失,各國應提高氣候調適的規模
發表日期:2021-01-27
作者:Emma Newburger;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788 次
引用來源:CNBC
引用來源:UNEP
聯合國在今(2021)年1月14日,發布了第五版調適差距報告(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Adaptation Gap report),內容警告各國應該提高氣候變遷調適的措施及規模,以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未來如需避免最重大的衝擊,各國應該在明(2022)年將全球一半的氣候融資用於氣候調適計畫。同時,有鑑於2020年是有紀錄以來溫度排名前三的年份之一,創紀錄的颶風及野火在未來都可能因為全球溫度的持續升高,而加劇這類的災害現象。
目前雖然有將近75%的國家採用了各種氣候調適策略,但發展中國家仍具有很大的資金缺口,而這些國家正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衝擊的對象。聯合國預估,未來十年內每年的氣候調適成本將達到1,400億至3,000億美元,若推算至2050年,每年的調適成本可能會高達2,800億至5,000億美元,而即使調適行動持續增加中,但因全球排碳量的持續成長,還是會讓這些調適計畫陷於困境。
在2015年「巴黎協定」中,將近200個國家達成了全球升溫控制在2℃內的共識,但在5年後的今天,預估全球升溫的幅度仍可能高達3℃;在本次報告中強調,2℃的升溫可能會損失全球經濟1.6%的成長率;若升溫達到3℃,對經濟成長率的損失更會高達2.2%,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聯合國也呼籲各國依據「巴黎協定」更新目標,甚至是設定淨零碳排的目標。對此,聯合國環境署執行董事Inger Andersen表示:「氣候變遷正威脅著我們,這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我們實現了巴黎協定的目標,但氣候變遷的影響仍會嚴重打擊最脆弱的國家和社區」。而聯合國也呼籲,目前必須將全球氣候資金的半數用於氣候調適,並關注於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是可以降低氣候風險,恢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並為社區和經濟帶來利益的低成本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