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了人類造成氣候變遷的直接證據
發表日期:2021-04-15
作者:JEFF BERARDELLI;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2180 次
引用來源:CBS news
引用來源: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Volume 48, Issue 7
在一項研究中,NASA透過衛星直接觀測並計算了近期氣候變遷的各個因素,與數十年來的氣候模式一致: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和大氣中懸浮顆粒是造成現代暖化的主要來源。目前為止,過去一個世紀的迅速暖化是不自然的,這是由於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而產生的,其中很大部分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
眾所皆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越多,捕獲的熱量就越多,溫度升高的也就越大。自1800年代中期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已從280ppm增加到415ppm,以目前來說是三百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二氧化碳濃度比自然增長快了100倍。雖然工業革命後產生大量的懸浮顆粒能遮擋陽光直接照射,短暫地減緩全球暖化的成長速度,但隨後溫室氣體和微粒的相互作用使地球吸收能量的平衡失控,造成所謂的「輻射強迫作用」。
為了使地球的平均溫度保持穩定,必須將來自太陽的能量與輸出太空能量相等,當這些數字相等時,地球的熱量會保持平衡,然而,當溫室氣體聚集時,輸出的能量少於進入地球的能量,使海洋和大氣逐漸加熱,進而造成地球能量分配不平衡。NASA在這項研究中所做的是計算或量化從衛星觀測中得到的各個輻射強迫力(radiative forcing),以確定每種成分對大氣變暖或變冷的程度,他們發現數十年來,一直顯示造成地球暖化的輻射強迫力與他們在觀測中測得的變化相同。
一直以來,科學家只有得到人類對氣候變遷的間接證據,透過這項研究,足以直接證明人類活動正在改變地球的能量分配。具體而言,這項研究已經能夠從熱傳遞的各個影響因素(如輻射、雲和水蒸氣)計算出地球系統中實際的熱量變化,就結果來說,從2003年到2018年,輻射強迫作用增加了每平方米0.5瓦的熱量,就好比在每5平方英尺的面積使用一個聖誕樹燈泡,雖然聽起來並不多,但這些能量可以使地球增加超過華氏半度,換句話說,地球系統吸收的熱量是所有人類一年中使用總能量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