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的鯊魚及魟魚因氣候變遷陷入困境
發表日期:2021-08-02
作者:Peter Hannam ;翻譯:楊子雋;校稿:孫天祥
觀看:827 次
引用來源: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海水升溫,溫暖的海水將更多熱帶物種推向兩極,棲地也發生變化,加劇了對瀕危物種的威脅。近期一項發表在「魚類及漁業」(Fish and Fisherie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從西澳大利亞到新南威爾士州(NSW)水域中發現約132種物種面臨了不同的風險,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墨爾本(Melbourne university)和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員Terence Walker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將這些物種放在一起做風險評估,雖然自2000年以來對漁業捕撈嚴格的限制有效減緩了許多物種的減少趨勢,但隨著虎鯊(tiger sharks)、牛鯊(bull sharks)等更多熱帶物種向南擴張,可能會讓之前的努力受到影響。
對此,本篇研究的共同作者,同時也是澳大利亞海洋保護協會的鯊魚科學家Leonardo Guida表示,全球暖化會讓南方的鯊魚和魟魚陷入困境,因為牠們只能向南和向西移動一段距離以躲避高溫,這表明我們必須要盡快調整漁業的工作方式。該研究還發現,在目前的漁業工作上,有多達六種已被評估為瀕危物種,其中包含了翅鯊(school shaks)及魟魚,牠們的復育之路將受到向南遷徙的物種阻礙。
由於澳洲南部水域的變化比澳洲其他區域較快,魚群容易聚集於此,這也是造成該區域捕撈量最大的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共同作者Richard Reina則提到,雖然漁業部門已經盡可能監測魚類物種並調整合法的捕獲量,但因為許多物種都在向南遷移,他們正在適應這個現象。因此,Leonardo Guida則強調,澳洲和其他國家共同減少排碳至關重要,同時漁業管理者也應該用新的方式來評估風險。在某些狀況下,這將增加禁魚區域,才能讓特定物種保有生存的機會,我們必須保護鯊魚和魟魚,因為他們是在食物鏈的頂端,有助於保持海洋生態的穩定,這也可以助於我們保護到更廣泛的食物鏈,甚至是我們餐桌上的魚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