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人體引發低血鈉症
發表日期:2022-04-29
作者:Anna Guildford;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880 次
引用來源:Medical News Today
近期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刊登了一篇新的研究,由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針對過去18歲以上的瑞典患者登記數據與室外溫度下低血鈉症的發病率進行研究,研究對象包含2005年10月至2014年12月間因低血鈉症住院的11,213名患者,並對比每位患者入院時當天的24小時平均溫度,發現嚴重低血鈉症的風險似乎在高於某些氣溫門檻時會有顯著增加,而老年人則處在最大的風險之中。研究發現,女性和80歲以上的老年人風險最高,相比於氣溫較低的日子,8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低血鈉症而住院的可能性高出了15倍之多,而低血鈉症也在夏季有最高的發病率,至冬季逐漸遞減。此外,溫度每升高1℃,因低血鈉症住院的發生率將提高6.3%,若升高2℃,比例則會增加至13.9%。
研究團隊的Skov博士認為,目前在瑞典發現的氣溫門檻是15℃,對於老年人來說攝取的水分過多可能是最可能的原因,但仍需更多研究數據來證實這個假設。而未參與本次研究的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首席醫官Joseph A Vassalotti則表示這是個很有趣的研究,但可能需將其當作假設去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確認。也因此Skov博士強調未來他們團隊將尋求其他氣候溫暖的國家進行研究,並希望能針對敏感族群監測其在熱浪期間的低血鈉症狀,以保護弱勢群體並降低他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