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改善道路安全同時也能應對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23-05-19

  作者:Young Tae Kim;翻譯:陳明陞;校稿:孫天祥

  觀看:751 次

  引用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引用來源:Lively Sidewalk programme

  引用來源:Vision Zero

道路交通運輸所產生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大約佔據了整體的25%,而其中有約75%是來自於汽車、貨車、卡車等公路運輸;自從2017年全球汽車的數量突破10億輛後,科學家也預測在2030年將有20億輛汽車上路。而僅僅是在中國,2022年就銷售了2600萬輛汽車,遠高於2002年的200萬輛。雖然電動車的銷量有所起色,但對應的則是同樣高銷售量的耗油SUV,抵銷掉電動汽車所帶來的環境效益。

若要解決運輸排放的方式,或許也能為以低碳或無碳方式通勤者創造安全的道路空間;從國際交通論壇(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 ,ITF)為行人、自行車與機車騎士等道路弱勢使用者分析在不同交通政策下的碰撞風險,作為一項新的道路安全指標進行研究,發現有企圖心的運輸部門脫碳策略將有助於道路安全,因為這將使得道路上的汽車更少、速限更低、大眾運輸更完整,通時能提供更多的基礎設施。且若從現在開始推動,通勤族在2030年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改變。

然而,並非所有運輸部門的改善措施都要耗費大量資金。以巴西的福塔萊薩市(Fortaleza)推動的「彩繪人行道」(Lively Sidewalk)計畫為例,透過最低成本的設施如長凳、油漆、交通柱與花盆等設施,創造過往不曾存在的行人空間,讓行人行走於人行道以外的比例降低了92%,且時速超過30公里與40公里的車輛比例也分別下降了65%與84%,大幅增加了行人安全,也同時創造了更低碳的運輸環境。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5,298,21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