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 內容

音樂串連永續:東南亞氣候行動運動

  發表日期:2024-06-11

  作者:Editors;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296 次

  引用來源:The Nation

東南亞百年的音樂習俗,讓音樂及藝術成為眾人共通的語言,成極有影響力的知識傳遞與溝通的媒介。近年來,在Massive Attack、Billie Eilish、Radiohead、cold play等著名音樂家,利用其平台來顯示出環境問題,東南亞音樂界也呼應這個熱潮,已能看到享受音樂的方式已慢慢開始改變。

泰國藉由Wonderfruit音樂節,而馬來西亞則是舉辦Rainforest World Music Festival,提供音樂發光發熱的舞台,同透過強化回收、再生能源應用和環境保護,並且宣導保育雨林及環境生態的意識,讓民間掀起一陣綠色風潮。在印尼,更有「印尼知識、氣候、藝術與音樂實驗室」(IKLIM)的成立,由當地包括Endah N Rhesa, Iga Massardi, Navicula Tony Q Rastafara等13名知名音樂家組成的組織,主動學習氣候變遷的成因,並將其內容轉化為藝術和音樂,共同推出印尼第一張環境友善合輯「Sonic/Panic」,並在後續宣傳期舉辦嚴格減廢的音樂節活動。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338,94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