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重塑太平洋 美西南乾旱恐延續百年
發表日期:2025-08-12
作者:Wyatt Myskow;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119 次
引用來源:insideclimatenews
根據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的最新研究,全球暖化正導致北太平洋升溫,進而驅動一種造成美國西南部乾旱的天氣模式持久化,但其持續時間將遠超過去30年的週期,恐將持續到本世紀末甚至更久。研究團隊利用落磯山脈的沉積岩心、古氣候紀錄及氣候模型發現,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暖化,正以一種長期性的方式,改變大氣和海洋熱量分佈,使過去隨機變化的乾旱,轉變為持久性的氣候變異。
目前美國西南部已正在經歷一場「巨型乾旱」,導致景觀日趨乾旱化,不僅是氣候變遷的結果,也與該地區過度用水有關。科羅拉多河等主要河流流量顯著減少,地下含水層水位持續下降,迫使各州與社區不得不正視水資源的銳減現象,包含農民們被迫減少用水量,城市積極尋找新的水源,而各州、原住民部落和政府單位正就科羅拉多河等日益枯竭的資源管理,展開緊張的談判。
研究表示,過去美國西南雖然也有長時間的乾旱現象,但可回顧到6000年前由植被變化引起的暖化,但如今的暖化現象是由溫室氣體排放所驅動,與過去現象完全不同。無獨有偶,研究團隊擔心目前的氣候模型可能還低估了實際的乾旱程度,凸顯乾旱推估的重要性。而若乾旱持續至本世紀末,勢必對西南地區的水資源管理造成嚴重影響。研究強調,這場乾旱與過往的乾旱完全不同,規劃者應當將冬季降水減少這種新常態納入考量,並為此制定長遠調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