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焦點轉向海洋 巴西倡議呼籲資金與問責制
發表日期:2025-11-18
作者:Ajay Sawant;翻譯:楊子雋;校稿:黃嬿蓁
觀看:44 次
引用來源:earth
在COP30氣候峰會上,主辦國巴西將海洋議題提升到全球氣候談判的核心位置,強調若不承認海洋在氣候變遷中的關鍵作用,全球就無法有效緩解氣候危機。與過去數十年將減碳重點放在森林碳匯的角度不同,巴西的行動正試圖將海洋和森林並列為地球的兩大優先事項。然而,本次會議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會後是否能建立起將承諾轉化為實際影響的體制、融資和問責機制。
巴西在 COP30 上首次將海洋措施明確納入其國家自主貢獻(NDC)中,並鼓勵其他國家跟進。此外,COP30 主席團還推出了「藍色方案」(Blue Package)路徑,旨在透過「海洋突破」(Ocean Breakthroughs)等科學目標,加速在海洋保護、海運、沿海旅遊、海洋再生能源和水產食品系統等五大領域實施氣候解決方案。其中,最具體的海洋相關成果是巴西承諾將在2025年底前批准 「公海條約」,該條約將首次為公海區域建立治理框架,允許設立海洋保護區,而公海領域約占全球海域三分之二面積,或可有效提高治理政策的觸及面積。
雖然目前外界普遍對「公海條約」抱持樂觀,但報告指出全球在資金與實際落實層面還存有巨大的差距,為了推動「公海條約」的實施,全球迫切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基金,用以協助缺乏技術和制度能力的開發中國家。報告也呼籲,富有國家和慈善機構應通過自願捐助來填補這一空白。此外,各國更新NDC時,必須納入具可衡量目標的海洋氣候解決方案,並將其與資金掛鉤,因為光靠承諾遠遠不夠,必須在預算中呈現對海洋的明確優先權,才能將COP30的倡議轉化為持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