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電子報 / TCCIP 電子報第016期
知識小櫥窗 TCCIP最新消息 氣候變遷新聞 好評推薦
1647 點閱   0 位讀者喜歡這篇文章
封面故事

作者:TCCIP計畫辦公室

2017年10大熱門氣候變遷新聞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致力於推廣氣候變遷資訊,2017年編譯近250則國際氣候變遷的相關新聞,內容包羅萬象,橫跨氣候變遷現況與展望、國際政治、生態衝擊…等,希望能使國內氣候變遷有志之士與國外的最新資訊零距離。

以下為我們精選2017年的10則高點擊率新聞,就讓大家一起回顧去年一整年不可不知的重要氣候變遷資訊吧!

1. 不靠補助,離岸風力電廠也能具有競爭力

(圖片來源:NHD-INFO;CC BY 2.0)
興建離岸風力電廠(offshore wind farm)的成本通常比在陸地上的高,但具有商業競爭力的離岸風電廠卻是指日可待的。現階段離岸風力廠的發電均化成本(Levelised Cost of Electricity,LOCE)較陸地風電廠高40%、比太陽能發電高20%。但根據管理顧問公司的最新報告,由於歐洲離岸風電廠快速成長吸引大量投資、規模擴張,降低的成本與新興科技發展使新標案的金額創下新低紀錄。荷蘭、丹麥、德國等國的離岸風電廠新標案價格低於預期,甚至接近電力零售價,顯示政府的補助已非必須。目前歐洲擁有全球九成的離岸風力發電,已是成熟的供應鏈,具有商業競爭性。
新聞原文:Greentech Media,2017-06

2. 降低排碳量,德國得先修正汽車文化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由BMW、Mercedes-Benz、福斯領銜的汽車工業是德國引以為傲的產業,也是德國最大的雇主,全國超過80萬個工作機會是直接受雇於此。德國不只致力於汽車產業的研發,也用實際購買力表達支持:自2008年至今,路上的車輛從4100萬增加到4600萬台,而製造更多溫室氣體的跨界休旅車Crossover與休旅車SUV銷售量也向上攀升。交通運輸是德國第二大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是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的1/5。若不能割捨對私家汽車的愛,即便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仍難以達成2020年的減碳目標—以1990為標準,減碳40%。依照德國車廠的規劃,電動車發展與數位科技提升將是未來的減碳方向。另外也有呼籲以共享車輛的概念取代購買私家車,徹底改變用車習慣。
新聞原文:Yale Environment 360,2017-11

3. 如果北極海冰真的消失?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原該是海冰增加的重要時期,2016年秋天開始的永夜卻是異常的: 北極點的氣溫較氣候平均值高出20℃、海冰量衰退等,再再證明了氣候變遷正重塑極區的樣貌。相較於秋季,科學家更擔心夏季海冰的狀態。也許到2030年,時至每年的炎熱月份,北極海冰就會完全融化—不僅顛覆整個北極的生態系統,少了海冰的北極海能吸收更多熱量,更會加速暖化的趨勢,擾亂全球的天氣型態。
新聞原文:Nature,2017-02

4. 秘魯洪水造成重大災害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秘魯2017年3月發生嚴重大雨,洪水已造成67人死亡、上千人被迫撤離,摧毀超過11萬戶家園與上百座的橋樑,是近年罕見的重大災害。而秘魯在這場大雨前剛經歷一段嚴峻的乾旱期,2016年11月甚至因乾旱造成野火蔓延上萬公頃。這次的大雨可能與太平洋異常高的海溫有關,秘魯北邊的海水温度較氣候值超出5-6℃;諸多批評秘魯政府對於氣候變遷災害的準備不周也成為重要議題。由於之後仍將維持高溫狀態,專家預測雨帶持續往內陸及南邊移動,已對相關地區發布最高等級的天氣警戒。
新聞原文:The Guardian,2017-05

5. 近年甲烷濃度改變的原因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作為溫室氣體,甲烷(CH4)的重要性僅次於二氧化碳(CO2)。甲烷特性無色、無味,難以追蹤,來源廣泛,自生物分解至天然氣管線外洩都可見其蹤跡。拜石化燃料與農業所賜,全球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在2000年以前持續成長了數十年,2000年後趨於平穩,2007年後卻又有上升的跡象。藉由分析測站的甲烷同位素與1,1,1-三氯乙烷(C2H3Cl3),研究發現2007年後的濃度上升並非源於排放量增加,而是與甲烷在大氣中可以存活多久有關。羥基(-OH)分解空氣中的甲烷;大氣中羥基的濃度減少,甲烷的濃度就會上升,即便甲烷排放量沒有改變。目前對於改變羥基濃度的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新聞原文:NASA,2017-04


6. COP 23目標:制定巴黎協議的遊戲規則

(圖片來源:HKuhse-Bonn;CC BY-SA 4.0)
兩年前的COP 21會議,全球制定了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兩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國卻還沒講清楚實際上該怎麼做,才能抑制地表升溫不超過2℃。在今年波昂舉行的COP 23會議上,重頭戲之一就是協調出全球同意的巴黎協議規則。在巴黎協議的規範下,世界各國自願簽署並訂定願意執行的國家自定貢獻(NDCs),再定期向聯合國回報減碳進度。由於是自願性的,任何一國若不願簽署,不會有任何罰則;任何一國若不依循自身的NDCs,也不會受到任何危害。而即便全球都簽署並願意遵守NDCs,更根本的問題是目前科學界還無法準確掌握各國的真實排碳量。因此COP 23會議除將討論巴黎協議詳盡的運作規則,也需要開發出更精確的監測排碳量方式。
新聞原文:Deutsche Welle,2017-11

7. 北大西洋步入冰河期?

(圖片來源:liquidcrash;CC BY-SA 2.0)
在2004年的電影”明天過後”中,具溫度調節功能的北大西洋環流停止,造成陸地的急速冰凍。十多年前的科學界抨擊劇情過度誇張,直言環流系統仍相當穩定;最新藉由研究極區海水的鹽度變化,發現全球的暖化會摧毀北大西洋環流,當大氣CO2濃度達到1990年的兩倍時,此環流將在300年內中止。北大西洋環流能將熱量由赤道北傳,肩負調節歐洲天氣的重大任務,環流停止將使歐洲冬季氣溫下降超過6℃,同時北半球的風暴增強,非洲與中美洲的部分地區則將變乾燥。
新聞原文:San Diego Union-Tribune,2017-02

8. 全球海洋將在21世紀末發生大滅絕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海洋吸收人類過度排放的碳,改變海水的溫度、酸鹼性,若人類未來的發展依循基線情境(BAU),到了21世紀末,過量的碳將造成全球海洋生物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目前全球共197國承諾執行2015年的巴黎協議,但即便這些國家能成功達成減碳目標,21世紀末的全球海洋仍承受著人類製造的3000億噸碳,與造成海洋滅絕的排碳門檻值—3100億噸相去不遠,處於隨時可能滅絕的危機狀態。海洋環境改變後,水中生物若想繼續生存,只能選擇遷徙或演化。對於生存於湖泊或河流的生物而言,由於環境較為封閉,遷徙具有極高的困難度;而極區的水中生物面臨更嚴苛的考驗:原就棲息於全球最寒冷地區,生活在最寒冷的水溫下,氣候變遷後,根本沒有其他可以移居的地方。
新聞原文:Climate News Network,2017-10

9. 暖化將在2050年擾亂4/5的海洋生態

(圖片來源:epSos.de;CC BY 2.0)
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溶於水形成弱酸性;海水溫度上升使水中含氧量下降、營養物減少。目前全球約1成的海洋感受到溫度上升與海洋酸化的影響。依照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速率,在2050年將威脅全球4/5的海洋生態,危急漁業與仰賴其維生的全球數百萬人。但人類若能減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延緩暖化的步伐,將給予海中生物更多的時間藉由演化或是移居至較冷海水地區進行調適。在過去的一世紀,有些魚類棲地已向北遷徙超過40公里;只是現在已經居住在北極的魚群似乎無處可去。
新聞原文:Reuters,2017-03

10. 自19世紀,英國首次達成無煤日

(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英國有著全球第一個蒸汽引擎;自工業革命以來,煤礦帶動著不僅是英國,還有全世界的經濟。火力發電是氣候變遷主要原因之一,燃燒煤礦產生的CO2是天然氣的兩倍。面對氣候變遷,減少火力發電的比重、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已成為主要訴求。英國在巴黎協議承諾將在2025年停用火力發電,最後一座深層煤礦場也早在2015年關閉。2016年5月,英國第一次全國煤礦停止使用達數小時,之後一個週末停用19個小時,2017年4月21日,首度完成全國無碳24小時的里程碑;未來「無煤發電」勢將成為常態。目前已有數個國家停止使用煤礦發電,如瑞士、比利時與挪威。
新聞原文:NY Times,2017-04

 

喜歡這一期的文章嗎? 給作者一個讚!


好評推薦
知識小櫥窗
Q : 溫室氣體有很多種,哪一種對全球溫度的影響力最大?
A:
地球大氣的溫室氣體吸收太陽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短波輻射,把足夠的熱量鎖在地表,使地表的平均溫度維持在近15℃;若地球沒有溫室氣體,太陽輻射到達地表後,也會盡數反射回太空中,地表溫度將只剩-18℃,是目前許多生物都難以生存的低溫。
科學界為簡化比較各種溫室氣體特性,發展出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將輿論熱烈最討論的二氧化碳GWP定為1,以其為基準比較各個溫室氣體一段時間(常使用100年)內對地表增溫的效果。如甲烷(CH4)的百年GWP是21,亦即以100年為比較時間,甲烷對全球的增溫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1倍。
但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的貢獻不只受一定時間內的增溫特性影響,還取決於在大氣中存在的濃度、可停留的時間長短等其他條件。將全部因素加總後,研究發現雖然難以量化水氣的GWP,其對地表的增溫效果卻是最顯著的。但目前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並不包括對水氣的規範,是因為大氣中絕大部分的水氣濃度增加是升溫導致:溫度越高,水氣濃度越高,溫室效應也越明顯,形成一種回饋機制。既然是人類無法直接改善的部分,相關規範就只能從減少其他溫室氣體著手。

參考文獻:
Climate Change 1995,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and Technical Summary of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page 22.
Q : 寒潮指標(Cold wave duration index)
氣象上描述寒潮、熱浪…等極端天氣現象時,常搭配具有相對應物理特性的氣候指標。經由統計方法計算而得的指標,呈現出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或事件強度,能簡單清晰地說明單一極端事件的嚴重程度,或是某種極端事件的長時間特徵變化。
分析極端寒冷事件時,由於全球各地緯度、海拔高度等地理條件不同,不同國家會發展出不同的指標;世界各國至今已開發出近30種寒潮指標(WMO,2016)。這些指標有些要求溫度低到某個門檻值,有些則需要長期觀測得到的百分位加以界定。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寒潮的指標適用全球,WMO嘗試為寒潮提供一全球性的通用定義:在寒冷季節時,若有一廣大區域的近地表溫度(日最高溫、日最低溫、日平均溫)明顯急遽下滑,且此現象持續至少48小時(也就是2日),即稱為寒潮事件。
本計畫出版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2017」則採用盧與李(2009)對臺灣寒潮的定義:氣溫低於10℃且持續48小時。由於氣候模式的日資料可能具有系統性的誤差,計算上需避免使用絕對溫度值,因此分析氣候模式日資料的寒潮事件之前,先將臺北測站基期的日最低溫10℃換算為約2百分位值,再將此2百分位值定為門檻值,計算寒潮指標。因此,臺灣寒潮指標的為每年至少連續2日最低溫低於全年日最低溫2百分位之總天數(單位為日數)。

參考文獻:
WMO,2016:Guidelin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Monitoring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盧孟明、李思瑩,2009:臺灣寒潮定義-分析以臺北測站為代表的適當性。大氣科學, 37,1-10。 Camargo, S. J., A. W.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

TCCIP最新消息
敬邀各位蒞臨「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暨資料使用座談會」
本計畫將於107年3月28-29日假科技部1F簡報室舉辦「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暨資料使用座談會」。本次會議為期兩天,將摘要「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的重點內容,並邀請使用本計畫提供氣候變遷資料之學研人員,歡迎各界蒞臨參觀指導,敬請期待!
氣候變遷新聞
自2015年COP 21達成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後,全球每隔兩年重回當時會議城市—巴黎舉辦氣候高峰會。今年舉辦的「一個地球高峰會(One Planet Summit)」召集了全球2000多位與會來賓,包括50國的領袖、政府高層、環保團體、商業代表與藝人等。會議重點之一為利用財政方法減少溫室氣......
< 詳細閱讀 >
我要訂閱電子報
回上頁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506,349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