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絨海鸚將因氣候變遷大量死亡
發表日期:2019-06-05
作者:Yessenia Funes;編譯:林盈年;校稿:朱吟晨
觀看:873 次
引用來源:Earther
簇絨海鸚(tufted puffin,又稱花魁鳥)有著鮮豔的喙、身上大部分是黑色羽毛,與頭上白色羽毛形成顯著的差異;簇絨海鸚看似居住於赤道地區的企鵝,實際上卻偏好棲息於低溫的沿海與懸崖地區。
位於白令海上的聖保羅島,於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間有三百多隻死鳥被沖上岸;簇絨海鸚是其中的一大部分。研究人員直指氣候變遷是造成這些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海水溫度上升,海中的浮游動物數量減少,導致食物鏈中的「級聯效應(Cascade effect)」,使得海鸚(puffin)因為長期飢餓過度而擱淺。
研究發現簇絨海鸚的種群數量已有下降跡象,而大西洋海鸚(Atlantic puffins)同樣是氣候變遷陰影下的高風險物種。對此,科學家認為海洋溫度持續增加所造成的「飢餓」危機,將可能再使多達近九千隻的鳥隻因此擱淺死亡,就如曾出現在聖保羅島上的鳥屍,消瘦且失去脂肪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