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空氣品質與氣候變遷(II)-氣象與空氣品質模擬結果驗證
作者:蔡宜君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謝佩蓉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專案佐理研究員
李貞潁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鄭兆尊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副研究員
許晃雄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員
臺灣地區空氣品質的季節特徵明顯,夏季空氣品質良好,秋天至隔年春天則易發生空氣品質不良事件,顯示氣象場對空氣品質影響甚大[1][2]。瞭解氣候變遷對臺灣空氣品質的影響,首先透過近十幾年觀測資料統計臺灣地區空氣品質的時空特徵(此部分已刊登在TCCIP電子報第034期),並進行現在及未來氣候狀態下,區域大氣及空氣品質模式模擬工作,未來將以此資料為基礎,進行不同氣候變遷情境的模擬,並用以討論氣候變遷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本篇電子報討論現代氣候狀態的模擬結果與觀測資料比較驗證。
區域大氣及空氣品質模式實驗設計
區域大氣採用美國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發展的區域大氣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3],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5重分析資料作為初始場條件,模擬2011至2015年的臺灣地區氣象場,空間解析度為2公里。其中ERA5重分析資料為採用觀測資料再加以模擬,所產製一組三維(時間與空間)觀測數據,以彌補原始觀測資料在時空分布的不足。
另一方面,區域空氣品質模式採用美國環保署發展的第三代空氣品質模式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CMAQ)4.7版[4],WRF模擬的氣象場資料,經過前處理萃取出空氣品質模式需要的氣象資料(包括逐時風場、邊界層高度、雲量等),由於人為及自然污染物的逐時排放量會受大氣狀況(例如穩定度、溫度等)影響,這些氣象資料會先使用於人為及自然污染物逐時排放量的估算,再用以驅動空氣品質模式,模擬臺灣地區污染物的時空分布以及空氣品質。
2011-2015年區域大氣模式結果驗證
由北而南,挑選5座氣象局屬測站(彭佳嶼、台北、台中、高雄與花蓮,地理位置如圖1),比對觀測與模擬的海平面氣壓、近地面溫度、近地面相對溼度、風場等資料(圖2),模式結果與觀測資料在海平面氣壓和近地面溫度的相關係數極高,達0.96以上(相關係數代表兩變數之間的線性關係強弱的相關性,值域介於-1(高度負相關)~+1(高度正相關)之間,0表示兩者無明顯相關);誤差分別在0.8hPa和2˚C以內。近地面濕度相關係數0.6以上,誤差在7-9%。風場方面,風速相關係數在0.5以上,誤差2m s-1左右。風向分別取東西風(U)和南北風(V)分量做相關,相關係數約在0.5以上。整體來說,這組模擬結果表現不錯。其中高雄和花蓮的相關性稍差,可能測站位置接近海岸,模式判斷該位置為海洋而非陸地所導致。
圖1、氣象局測站與大氣模式驗證點位分布圖,包含局屬測站(實心圓)與自動測站(空心圓)。
圖2、2011至2015年模式與觀測的氣象參數之相關係數 (R) 和方均根誤差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期間不列入計算,(a) 海平面氣壓 (SLP)、近地面溫度 (T)、近地面相對濕度 (RH) 和風速 (WS), (b) 風向分量(東西風(U)分量、南北風 (V) 分量)。
2011-2015年空氣品質模式結果驗證
圖3a是CMAQ模擬2011至2015年期間近地面細懸浮微粒(PM2.5)季平均濃度,臺灣地區在冬季易發生高污染狀況,其中南部進入秋季就容易發生高污染狀況,並持續到春天才減緩。若以地域區分,西部濃度高於東部,南部濃度高於北部。臭氧主要為光化反應下的二次產物,日夜變化大,高污染易發生在白天,因此圖3b以白天(8:00 AM - 7:00 PM)濃度平均探討臭氧的季節特徵,臭氧和PM2.5的分布及季節特徵相當不同,在地域特徵上除了西部較高,東部較低之外,最大的差異在於大臺中地區是另一個高濃度的地區,這與中部的局部環流及地形有關。季節變化部分,北部的高污染易發生在春秋季,中南部則以冬半年(9月至隔年2月)為高汙染季節。整體而言,模式模擬的季節特徵與環保署觀測資料分析相符合。
圖3、CMAQ模擬2011至2015年四季平均(a)PM2.5濃度(μg/m3)及(b)臭氧濃度(ppb)。由左而右分別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與冬季(12月,1-2月)。
臺灣地區以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AQI)表示空氣品質的狀況,若空氣品質指標達橘燈以上(AQI > 10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則視為空氣品質不良的事件。造成空氣品質不良的指標污染物,以臭氧(O3)和PM2.5的頻率最高。將模式模擬結果與環保署分類的七個空品地區(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觀測數據相比,2011至2015年的日AQI值(圖4),顯示七大空品區臭氧的相關性為0.6~0.7,PM2.5相關性為0.6~0.8,整體模擬表現在西部PM2.5優於臭氧,東部則臭氧優於PM2.5。
圖4、2011至2015年七個空氣品質地區的日AQI相關係數(R)以及方均根誤差(RMSE)。
模式結果誤差來源
本文前兩節分別介紹氣象模式以及空氣品質模式的模擬結果,而既然稱之為模擬,勢必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接下來簡單討論模式誤差的可能來源。
首先以氣象模式WRF的結果與中央氣象局測站資料進行比對驗證,圖2顯示模擬的海平面氣壓和近地面溫度與觀測資料的相關性相當高,表示模式對於這兩個參數掌握度佳;另由於臺灣地形地貌變化大,模式的地形及土地利用資料解析度較粗,導致模式無法完全掌握細部特徵,故造成近地面相對溼度和風向風速的相關性則較低。
在空氣品質模式CMAQ的部分,除了氣象資料的誤差,另一個誤差的主要來源是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執行空氣品質模式必備的輸入數據,依污染物來源可區分為人為排放與自然排放兩大類別,目前臺灣地區排放清冊(Taiwan Emission Data System,TEDS)由環保署委託民間顧問公司,三年進行一次臺灣地區排放量之推估,包括固定污染源(點、線、面源)及移動污染源等;TEDS所估計出來的排放量為年平均值,各項誤差來源(季節變化、週間變化、日夜變化)相當大,需進行多次調整。自然排放源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對郊區臭氧濃度貢獻甚大,是依據土地利用、葉面積指數、植物種類、日照、溫度變化等進行每小時排放量的估算,自然源VOCs的觀測資料較少,待更多觀測資料的收集,期許能進行更全面的模式結果驗證。
參考文獻
[1]李清勝,1992:影響台北地區懸浮微粒濃度變化之氣象分析。大氣科學,20,341-361。
[2]李清勝、俞家忠和王天胤,2000:導致台灣地區高污染之氣象分析與預報。環保署研究報告EPA-89-U1L1-03-086。
[3]Skamarock, W. C., J. B. Klemp, J. Dudhia, D. O. Gill, D. M. Barker, M. G. Duda, X.-Y. Huang, W. Wang and J. G. Powers, 2008: A Description of the Advanced Research WRF Version 3, NCAR Technical Note NCAR/TN-475+STR, doi:10.5065/D68S4MVH.
[4]Byun, D., and K. L. Schere, 2006: Review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computational algorithms, and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Models-3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CMAQ) modeling system, App. Mech. Rev, 59(2), 51-77. doi:10.1115/1.2128636.
延伸閱讀
- 臺灣空氣品質變化與氣候變遷TCCIP電子報第034期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newsletter_one.aspx?nid=20191202172107
- 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中級解析度成像分光輻射度計
https://www.csrsr.ncu.edu.tw/rsrs/satellite/MODIS.php
https://terra.nasa.gov/about/terra-instruments/modis
- 重分析資料與氣象研究之應用 TCCIP電子報第020期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newsletter_one.aspx?nid=20180703142159
喜歡這一期的文章嗎? 給作者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