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TCCIP資料進行探究的數位課程設計:
以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為例
汪惠玲 新北市立新莊高級中學 退休教師
楊善茜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教師
白佩宜 新北市立新店高級中學 教師
許瑛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講座教授
前言
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是人類得面對及解決的問題。我們針對高中生設計了一個四節課的都市熱數位課程[1],利用國科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簡稱TCCIP)現有的開放性資料庫,期能引導學生分析及討論氣溫變化趨勢,瞭解氣候變遷的速率,主動發現人類應對環境改變的急迫性,而不是被動地接收片段資訊。本課程特色在於以TCCIP所提供的氣溫歷史資料及以氣候模式推估的未來趨勢為主要依據,讓學生學習解讀圖表資訊,認識氣候監測的進展,並思考在面對氣候變遷時,人類能採取的減緩及調適行動。
在考量暖化的影響時,最能讓學生有切身感受的應該就是炎炎夏日的高溫。過高的氣溫會影響人體舒適度,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都市環境蓄熱強與熱源多等人為因素造成了都市熱島效應,而且在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促使城市地區更頻繁出現高溫與增加了升溫幅度,也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本數位課程將以都市熱島效應為材料,引導學生發現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從而提出改善的想法及行動,培養學生面對環境改變應有的思維及態度。
此數位課程的學習目標涵蓋: (1) 說出酷熱天氣對人類的影響、(2) 說明氣候模式模擬氣溫變化的情境設定及指出未來可能趨勢、 (3) 從氣溫平面分佈圖找出都市熱島效應較嚴重的區域、(4) 找出引發都市熱島效應之因素、(5) 指出目前減緩熱島效應的方法是針對哪些因素設計的、(6) 從日常生活的活動中,提出個人改善酷熱或適應高溫環境的可行方法。本數位課程採引導及探究式教學,以資料解讀,實查及討論等方式進行。全部學習材料架構在線上科學探究平台(CWISE)上[1],上課時,依設備及可上課時間等條件不同,可以在教室中由教師引導及分組討論,也可各自上線學習,或者採混合方式進行。學生在載具上填答的資料會傳送到後台,教師可進行批改及回饋。
圖一是本數位課程的課程架構,可以依此架構將教學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給定的資料庫中發現問題、第二階段是依實查或實地照片推估造成都市熱島效應的因素、第三階段是針對各因素提出解決方案。以下分述此三個階段的活動設計:
圖一、數位課程架構
第一階段 發現問題
在這一階段,會結合以TCCIP的資源設計數位課程,引導學生從閱讀、觀察及分析中找出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希望訓練學生使用表格、看圖,及解讀數據的能力。本階段分二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熱傷害,希望學生能將熱連結到身體感受,引起找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動機。本數位課程以美國國家氣象局採用的「熱指數」(heat index)開始,引導學生找出氣溫、濕度與身體感受之間的關連。再以TCCIP製作的影片內容[2],讓學生知道熱對身體及其他事物的傷害。第二部分是確定地球的暖化效應,以查找及解讀氣溫資料來佐證。
圖二、TCCIP「氣候變遷情報調查日誌」動畫影片,介紹熱對環境及人類的傷害 (圖片來源[2])
TCCIP提供的歷史資料有各種空間及時間尺度,有大尺度的綜覽,也有小尺度的細察,還有以氣候模式模擬的推估結果。學生可以在不同需求下,選擇應該使用的資料。本數位課程先以大尺度資料圖確定或訓練學生的基本讀圖能力,資料來源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繪製之全球地表年平均溫度紀錄[3],包含陸地及海洋。學生須先說出統計圖橫軸及縱軸的定義,辨識數據點,及說明線段代表的意義,看出數據變化的趨勢。
圖三、全球陸地及海洋年均溫及五年滑動平均線(對比1951-1980年均溫平均值) (圖片來源[3])
數位課程接著把空間尺度縮小,聚焦到臺灣地區。這時會要求學生連結到TCCIP提供資料服務的網頁。TCCIP網頁提供的氣候資料豐富,且均以圖像方式呈現[4],利於使用者閱讀、比較及辨視。氣溫資料包含臺灣及各測站歷史年均溫,例如臺北測站的紀錄時間遠從1897年開始,呈現方式則有折線圖(圖五)、距平圖(圖六),空間網格分佈圖等,還有每年高溫、低溫出現日數,想對臺灣各地氣溫年際變化進行通盤認識或深入研究者,這裡提供了一個很好用的媒體平台。
圖四、臺北氣象測站年均溫,最高日均溫及最低日均溫之歷史紀錄 (圖片來源[4])
圖五、臺北氣象測站年均溫距平圖(年均溫-1981到2010之年均溫平均值) (圖片來源[4])
本數位課程引導學生探索和比對各測站資料,希望他們在過程中,發現臺灣地區的氣溫變化雖也同全球一樣呈上升趨勢,但各地測站升溫幅度不盡相同。並且思考歷史氣溫雖呈上升趨勢,但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或反轉向下?或只是週期變化中的一部分?因為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很多,且每個因素影響尺度不同,屬於複雜系統,須由電腦模式進行模擬。本數位課程引導學生知道,專家推估未來氣候是依據氣候模式模擬的結果,而結果則依輸入條件不同而異。
本數位課程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中使用的模式推估結果[5]進行學生理解模式概念的訓練。首先,將有無人類活動納入考量進行過去的氣候模擬,再與實測紀錄進行比對,指出人類活動已是影響現今氣候變遷非常重要的因素(圖六)。再帶出科學家以不同情境條件進行模擬的概念,在不同情境下,因為輸入模式的條件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由此導入一個重要概念:我們現在的行動對未來氣候的走向有關鍵性的影響。
圖六、IPCC AR6發佈的圖 (圖片來源[5])
接著以TCCIP提供之臺灣地區未來推估變化之情境比較(圖七),讓學生找出科學家對臺灣各地氣溫未來變化趨勢的推估。從以上一系列的資料蒐尋及比對活動,學生會發現臺灣不外於全球的氣候變遷,氣溫也正逐年提高,且人類的行動是影響未來氣溫的重要因素。
圖七、臺灣地區在四種情境下(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平均氣溫的變化推估 (圖片來源[6])
第二階段 推估造成都市熱島效應的因素
全球暖化已使各地氣溫屢創新高,而在都市區,會因都市熱島效應而更趨嚴峻。在課程的這一階段,我們聚焦到引導學生辨識影響都市熱島效應的因素現象。在有多數人居住的城市環境中,建築的密集及人造鋪面的增加,大幅改變了地表的環境,這些人為設施的比熱通常較自然環境小,建物又常阻擋空氣流通,加上空調設備及交通工具排放的熱氣,在在使城市地區比周圍容易升溫。在全球暖化的下,都市熱到效應更突顯了高溫問題。
辨識都市熱島效應發生區方面,本數位課程原想採用TCCIP提供之臺灣過去氣溫空間分布[7],但TCCIP提供的圖資,其空間網格點解析度為0.05°,約5公里。解析度太低,不易辨識出都市的熱區。
本數位課程改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與氣候研究室發佈的臺北氣溫分布圖[8]導入都市熱島效應的概念。再以TCCIP提供之每年高溫日數之歷史統計資料[9],比較不同測站出現高溫日數的年際變化,辨識臺灣近年受都市熱島效應影響的地區。
圖八、臺北地區2023 年 7 月 8 日臺北氣溫分布 (圖片來源[8])
一般而言,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有三:(1)熱源增加、(2)易吸熱或升溫快、(3)不易散熱或降溫慢。這一部分原想帶學生進行實查,引導學生注意城市和郊區地表覆蓋物、建築物高度及密度、人類活動型態等,比較和觀察都市與郊區的不同,進而找出造成都市熱島的原因。但考量教學活動的可執行性,也將實地調查活動的圖片置於數位課程內,教學者可依其條件擇一或併用均可。
圖九、臺北測站每年超過36˚C日數的歷史資料 (圖片來源[9])
第三階段 提出解決方案
都市熱島效應常見的解決方案可從減緩和調適兩方面進行。以都市或社區之尺度,可以都市設計來減緩熱島現象,但此需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努力才能看見成果。本數位課程考量中學生在都市尺度設計能力不足,且無法以實驗檢驗想法,故改引用某都市設計團隊針對都市熱島效應所提改善方案為例,導引學生探討該區域熱島效應嚴重之原因,並依其解決方法,思考依據之原理,如 (1)減少熱源,(2)增大比熱,(3)增加散熱。教學者可根據學生的回答,評量其學習狀況。
學生學習的知識和能力要能遷移應用,才算真正學到。本數位課程最後會把因應升溫的行動返回到個人食、衣、住、行等生活模式與態度,以改善都市熱島效應措施同樣的原理,找出減緩氣溫升溫及調適高溫的行動方案,以採取自主行動。個人行動也許小,但實際的行動可以帶來信心與行動力,做為未來具有大力量的起始點。本課程因時數受限,行動部分僅止於個人行為提案。日後可設計延伸教案,引導學生從未來都市人口變化、國土規劃、都市設計等長期規畫的角度進行思考,提出方案,相互討論及辯證。
應用TCCIP所提供的臺灣氣候變遷歷史紀錄和氣候模式推估結果之使用者介面,可讓教師和學生依需求選擇變數、測站和年段的觀測資料,並以圖像形式呈現,便於教師取得及應用台灣本土資料進行數位課程設計。此外,TCCIP為推動氣候變遷概念給一般民眾,在網站上提供多元的媒體資源,包括短影片和科普文章等,也是教師可以選用的教學資源。期待透過本文分享都市熱數位課程的探究活動設計,可做為教師未來設計以探究為導向之數位課程的參考。
延伸閱讀
1. TCCIP電子報第68期:氣候資訊於地方降溫政策之應用-以臺中市都市熱島計畫為例
2. 為熱島退燒 北市與成大合作 提首個科學實證的都市降溫指標 環境資訊中心
3. 台北市的「涼區」在哪? 城市逃離熱浪有方法 學者:光靠公園綠地不夠 環境資訊中心
4. 抗首都熱島 體感溫度少1.5°C 建築師建議:捷運附近建案先降溫 環境資訊中心
面對氣候變遷 博物館觀眾是關心、擔心還是好奇?
「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
林莉純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前言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以下簡稱科工館) 有全臺灣第一個氣候變遷常設展示廳,開展迄今約12年,參觀人數已超過百萬人次,與時俱進地更新展示內容,累積了相當多氣候變遷教育資源,此展廳也是科工館最受歡迎的展示廳之一。2022年,科工館加入了國科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簡稱TCCIP)團隊,並開始規劃於科工館「氣候變遷」展示廳中,加入屬於臺灣氣候變遷科學研究的內容,於2023年開設「氣候任性•臺灣韌性」特展與常設展,以國際最新氣候變遷資訊(IPCC AR6)為基礎,轉譯TCCIP計畫所分析的「臺灣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與調適」、介紹「臺灣氣候科學家的工作」、理解「氣候變遷推估與氣象預報的不同」及「氣候資料在地化的重要性」,透過生動的插畫、淺顯的語彙及多媒體互動展示,讓更多的人民了解政府的政策、科技研究成果及全球正在關心的議題。2023年展覽期間,透過問卷調查顯示,71.6%的民眾認知到氣候變遷威脅的風險,包括高溫、海平面上升、以及降雨不均等現象,其中「降雨不均」 有71% 感到「非常擔心」。
回應觀眾對降雨不均的擔心
臺灣作為地球的一部分,當然無可避免要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問題。對臺灣而言,全球氣溫上升可能會導致降雨型態的改變,極端降雨、旱澇等情況會愈加嚴重。臺灣天然地形造成可被留存下來的水資源有限,再者降雨時間與空間的分佈不均,讓即使降雨量是世界平均雨量近3倍的臺灣,卻面臨缺水問題。臺灣的降雨有著「豐水期」以及「枯水期」之分;豐水期是主要收集並保留水資源的時間,而枯水期大部分則是依賴並使用豐水期所保留下來的水資源。然而又因為降雨並非每次都落在水庫設置區,以及水庫無法留住一連好幾天連續降雨而超過容留上限的水,枯水期的臺灣就得透過各式節水方式,確保有足夠的水渡過枯水期。這是臺灣因地理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條件與特徵,臺灣居民面對這樣的自然規律已習以為常。
深究觀眾於降雨不均的擔心,可能是受到填寫問卷當時,適逢2020年至2021年的百年大旱,令人印象深刻!南臺灣超過600天沒有降下豪雨等級的雨 (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或3小時累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之降雨) [1] [2],水庫蓄水量不足,部分地區減壓供水、學校游泳池需要把水抽乾並停用等節水措施,對民生的影響甚大,也因此民眾對於「降雨不均」的關注與對水情的擔心大幅增長。為回應觀眾的感知與需求,預期可以取得較好的推廣效果,因此2024年即針對降雨主題,辦理「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 (圖1) 。
圖1、「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現場
「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 環景線上看
特展中呈現臺灣的降雨狀況,以及民眾如何透過調適方法讓社會更具韌性來面對氣候變遷下可能的衝擊。展示內容有三個面向:「與氣候共存」,說明全球氣候變遷背景與現況;「臺灣的雨」,呈現以TCCIP科研成果為主的在地化氣候資料,與科學家的工作;「調適與策略」,展示臺灣面對降雨不均所發展出來的因應案例。展示設計以輕質模組為展架,可因應不同場地、動線調整、移展等需要,選擇合適的展示單元進行組合,因此,未來無需為新展場重新製作,還可以配合各地活動主題,擷取部分單元展出。這不僅減少資源消耗、碳足跡,也示範了「減緩」觀念融入設計思維的結果;即展示不僅在做宣導,也在做示範。展覽有靜態漫畫風格的圖版說明、動態互動展示、量測文物陳列,以及認識如全球暖化程度 (Global Warming Levels, GWLs) 這樣的氣候變遷專有名詞影片,還有調適案例訪談紀錄;隨展有投票活動、一日AI解說員活動以及人員導覽。同時還將展覽現場的實景與內容,透過環景技術將展覽數位化,放在網站上 (圖2) 。錯過實體特展的讀者們仍可在科工館網站 (https://exhibition.nstm.gov.tw/ccrainfall/) 以及TCCIP平台 (https://tccip.ncdr.nat.gov.tw/rainfall.aspx )走走逛逛。
圖2、「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線上環境特展網頁截圖
在展覽中—預見2050年的自己
科學數據之複雜,並非每個人都能看懂。但洞悉科學知識的內涵,對應採用不同的媒介來傳達資訊,可使科學概念以更直觀、具體的樣貌讓觀眾瞭解;特別是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促發民眾改變行為的動能,才有機會實現低碳永續生活的轉型,並使民眾體認到需要採取調適行動來降低氣候變遷對我們生活的衝擊。地方依附是人對於自己熟悉的環境,往往更有興趣了解,並願意為了保護自己熟悉的環境而努力。為了讓氣候變遷更貼近觀眾的生活,我們以觀眾的居住地為橋梁,透過觀眾選擇自己的居住地展示氣候變遷對居住地的影響,喚起觀眾實踐氣候行動的動力 [3] [4] [5]。因此採用地方依附理論進行互動展示的設計,透過觀眾選擇自己的居住地為地方依附元素,喚起其對居住地的正向關懷情感,值此提供未來氣候變遷對當地影響之情境動畫 (圖3) ,有機會引導觀眾實際採取有利環境改善之行動。
圖3、 觀眾操作以地方依附理論設計之互動展件
災防文物—微觀科學工作
博物館也負有人才培育的責任,科技類博物館的教育活動應同時兼顧科學與人文面向,因此在介紹氣候變遷議題上,除了談氣候變遷的現象、影響、科學解釋外,應包含啟發年輕學子探索志向,對科學工作者的社會角色有所想像,以及培養未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潛力。此外,科技博物館通常採用在關聯性蒐藏 (associative collections) 的策略展開蒐藏[6],例如早年的印刷需經過多個步驟包含撿字、排版、印刷等,若能將每個步驟的文物蒐集起來,就有機會對文物進行完整分析,包含科技物件的功能、時代、使用的目的、理由、時機、對象及主要的使用者等,可反映出物件所屬產業全貌或標記出時空背景與脈絡。文物物件是來自現實,在展覽中可成為事實闡述的見證,還可延伸與擴大觀眾對實際場域的想像,例如:科學家運用過往許多數據進行未來氣候變遷情境的推估,他們的數據從何而來?是在實際現場進行觀測還是利用電腦模擬? 觀測使用的工具是什麼,例如雷達、雨量計等儀器設備? 模擬的結果如何與現實對照?
圖4、科工館館藏—傾斗式雨量儀、毛髮溫濕度計、地層下陷及地下水位量測儀
博物館觀眾—憂國憂民也好奇心滿滿
在展場中,觀眾與現場服務人員或解說員多有互動,提出的問題多元,包括好奇科學家的工作內容、使用的量測儀器是否與時俱進、調適方案的細節、全球暖化的影響為何,還有對博物館辦理延伸活動有期待等。除了小學生觀眾問:「降下來的雨,最後都去了哪裡?」以外,大多是成人觀眾提出的問題。展場中的2個調適案例 (圖5) ,一個是面對缺水,農民研發出「旱田直播」的方式種植水稻,減少種植水稻所需的用水量;另一個是在雲林農田架高田埂及設置閘門控管流水量,以「在地滯洪」的概念解決淹水問題。觀眾對於調適案例特別感到興趣,針對「省水種稻;耐旱秧苗」的韌性農業的做法,有71%的觀眾認為這是有用與非常有用,也有62%表示願意與非常願意配合 (圖6) ,甚至追問稻子本身品種是否更改?農業調適案例會拓展施行於全國嗎?另一個調適案例,也有觀眾關心雲林田埂架高的調適方法是否應用於屏東 (觀眾來自屏東) ?會不會有農民不願意配合調適的方法?該如何溝通?可以看出觀眾對調適案例的認同,並期待施行於自身相關的地方。
圖5、兩個調適案例—「旱田直播」與「在地滯洪」展示說明文
圖6、觀眾對發展「省水種稻,耐旱秧苗」的韌性農業的看法
2023年至2024年連續2年辦理投票活動,收集觀眾對於氣候變遷的第一印象為何?選項包括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冰山融化、北極熊、洪水、乾旱、綠色經濟、海平面上升等8個選項,累積2,950位觀眾的調查,觀眾對於「氣候變遷」的主要印象為「全球暖化」。此外,針對參觀「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觀眾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觀眾對於高溫、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的想法,以及觀眾對於調適方案的接受度、配合進行的意願等。從2年的比較中發現,觀眾擔心臺灣未來每年出現氣溫超過36℃的天數會越來越多的,和去 (2023) 年的人數相當,但若是臺灣的氣溫常常高達36℃,觀眾看待這樣的後果,所認為的嚴重程度 (93%) ,比起去 (2023) 年 (77%) 增加了16%。由此顯示雖然民眾對高溫將持續的感知變化不大,但對於高溫所帶來的影響有較為深刻的認知,也察覺其嚴重性。觀眾在看展過程中除了關心全球暖化、高溫的連帶影響,觀眾同時也想知道,科學家們用來觀測的儀器是否與時俱進,這反映著觀眾重視相關報告或報導的可靠性。
TCCIP 聯手博物館 虛實平台共創科學與調適量能
臺灣民眾不僅認為氣候變遷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也體認到它的嚴重性,但能夠自主採取實際行動者卻有限;另一方面,公眾對政府在氣候變遷相關資訊的提供與溝通感到不足[5]。因此,透過多元的行動網絡,如政府、科學家、媒體、學術研究中心、各個NGOs/NPOs等不同層級的行動者,不僅能促進彼此的溝通與合作,還能將議題擴大,讓公民更有機會接觸議題、接收資訊,形成社會由下而上促成國家政策制定與轉型的動能[7]。博物館是非制式教育場域,不分年齡、職業等是對全民開放,更是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後,持續吸收新知也寓教於樂的管道。TCCIP上豐富且公開的數據與資訊,不僅只提供給研究人員、教學使用,透過博物館作為行動網絡中科學知識轉譯的空間或角色,可與觀眾有實體的交流與互動,將內容以多元的手法轉化,如展示、影片、人員導覽、互動遊戲、科學演示、劇場、文物、網站、數位內容…等,讓一般民眾、產業界、學生甚而特定觀眾群容易接近與取用科學家的產出。人人都可以參考上面的資訊,思考出「自己的調適方案」。
「氣候任性.臺灣韌性—降雨篇」特展的實體展,留有多項互動單元持續在科工館展出,並於明 (2025) 年將再推出主題特展,建議讀者實際到展場走走;看全球的氣候變遷,也看到臺灣的在地資訊。
延伸閱讀
- TCCIP氣候大哉問 EP3:GWLs和推估情境有何不同? 認識全球暖化程度GWLs
- TCCIP調適百寶箱- 農業調適示範案例:新竹縣新豐鄉的「旱田直播」
參考文獻
主題一文獻
[1] 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線上科學探究平台(CWISE),國立臺灣師範大學。From : http://cwise.gise.ntnu.edu.tw/project/4120#/vle/node2
[2] TCCIP: 「氣候變遷情報調查日誌」動畫影片 (中文版) 。From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E0bxYW4ws
[3] GISS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 (v4),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From : https://data.giss.nasa.gov/gistemp/graphs_v4/
[4] TCCIP: 臺灣測站過去氣溫資料。From : https://tccip.ncdr.nat.gov.tw/ds_01_station.aspx
[5] V., P. Zhai, A. Pirani, S.L. Connors, C. Péan, S. Berger, N. Caud, Y. Chen, L. Goldfarb, M.I. Gomis, M. Huang, K. Leitzell, E. Lonnoy, J.B.R. Matthews, T.K. Maycock, T. Waterfield, O. Yelekçi, R. Yu, and B. Zhou (eds.). Figure SPM.1 in IPCC, 2021: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6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NY,USA, pp. 3−32, doi: 10.1017/9781009157896.001 .
[6] TCCIP: 臺灣區域未來推估變化-情境比較。From :https://tccip.ncdr.nat.gov.tw/ds_02_05_ar6.aspx
[7] TCCIP: 臺灣過去溫度空間分布。From :https://tccip.ncdr.nat.gov.tw/ds_01_grid.aspx
[8] 為什麼臺北總是特別熱?專訪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解析「熱島效應」的關鍵成因,科技大觀園,112.07.31。From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b7da84c3-7f53-406d-891d-1168318f19c3
[9] TCCIP: 臺灣過去高溫日數-台北測站。From : https://tccip.ncdr.nat.gov.tw/ds_01_station_statistics.aspx
返回主題一
主題二文獻
[1] 林倖妃,2023:3年沒颱風、600天沒大雨 南台灣比百年大旱還慘,救命水哪來?,天下雜誌網路版。From: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4975。
[2]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我們「雨」災的距離—雨量分級。From:https://edu.cwa.gov.tw/PopularScience/index.php/prevention/462-%E6%88%91%E5%80%91%E3%80%8C%E9%9B%A8%E3%80%8D%E7%81%BD%E7%9A%84%E8%B7%9D%E9%9B%A2%E2%80%94%E9%9B%A8%E9%87%8F%E5%88%86%E7%B4%9A。
[3] 鄭佳昆、蘇玲玉、周紓帆,2014:地方依附,使用經驗與環境敏感度對環境衝擊之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7(2),93-118。
[4] 吳忠宏、林麗娟、鄭以芯、楊知衡、洪千雯,2016:懷舊情感,地方依附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鹿港老街遊客為例,鄉村旅遊研究。9(2),1-23。
[5] 陳棟樑、陳俐文、張心怡,2020:地方依附,休閒涉入,滿意度對負責任環境行為之研究-以宜蘭縣羅東運動公園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8,1-15。
[6] 顏上晴、吳慶泰,2011:科技博物館的物件蒐藏與研究取向: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愛國獎券系列物件為例,科技博物。15(3),31-51。
[7] 周桂田,2024:氣候變遷社會學:高碳社會及其轉型挑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返回主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