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百寶箱 / 農業調適示範

 

受米食文化影響極深的台灣,傳統農業自古就緊扣著稻米種植,據估計,全台灣每年可生產約140萬公噸的稻米,總種植面積約27萬公頃(2018年),栽培地區遍布全台各地,成為了農業人口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保證台灣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平時耳熟能詳的台東池上鄉、雲林大埤鄉等地,更是種植高品質稻米的代表性鄉鎮。
 

較少人提及的北部稻米產區—新竹縣新豐鄉,是新竹縣稻米的最大產區,這個西臨台灣海峽,南與竹北接壤的鄉鎮,粗估每年產量約1萬公噸,放到全台尺度上來看,雖是個不起眼的數字,但新豐鄉在種稻時所面臨的挑戰,卻比其他地區在稻米種植上嚴峻的許多。
 

水稻種植需要充沛的水,在插秧時更需要將水稻秧苗的田區灌滿水,進行長達3個月的「淹田」,才能確保秧苗順利成長,但新豐鄉不巧位於俗稱「風頭水尾」的地帶,位在石門水庫最末端,平時在灌溉時,搶水搶不過上游地區的農田,常常等了老半天等不到灌溉用水。此外,第一期作(1月到4月底)的淹田工作,時間剛好落在台灣夏季的枯水期(11月到4月),近年來中央政府因水資源調度所需,對新豐鄉等地農田施行「輪灌休耕」措施,每五年會輪到一次田區停止供水,鼓勵農民進行休耕領取相應補助。

                                                                                                                                                                                               資料來源: 水利署水規所(現水利規劃分署)

嚴格說起來,停灌休耕的制度並無不妥,既省水,又能確保農民不蒙受損失,但對於新豐鄉青農劉政祐而言,這項制度下最令人擔憂的,不外乎就是它的永續性,若之後水情更加緊張呢?新豐鄉的水稻還能種嗎?

  

正因為作物不能決定環境,農業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將是受衝擊最大的產業之一。為仍能延續種植水稻的家業,劉政祐主動聯繫許多農業相關單位,提出了在新豐鄉嘗試「旱田直播」的種植手法。他認為,與其採取育苗、整田、插秧、淹田這樣需要大量水資源的種植方法,不如整田後,直接將水稻種子播在土裡,讓發芽後的種子自己扎根在土裡找水喝,省力又省水!

 

「不淹田」、「省水」等關鍵字,引起了農委會(現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工程組姚銘輝博士的注意,對現地試驗的提  議更是充滿了興趣,但他強調:「在農業裡,再好的種植構想都脫離不了環境、氣候條件,若不了解未來氣候變化,就會像被矇住眼睛應戰一樣,很難確定到底會不會是好方法,要做好評估,就必須夠了解氣候的改變狀況。」
 

姚博士這項對氣候變遷認知的堅持,也不只是說說而已,他很快地找上了TCCIP計畫團隊,希望能夠透過TCCIP團隊長期的氣候資料、氣候變遷推估數據及其人員的分析專才,更完整的勾勒出水稻產業未來要面臨的困境。

 

       

 

為讓科學研究成果不僅僅是停留在紙上報告,TCCIP計畫早早規劃了打造調適示範區的目標,希望能透過選擇小型示範區,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實務操作,測試氣候變遷資料的實用性。而這次農試所提出「要把科學研究運用在水稻產業調整」,在概念上與TCCIP原先規劃不謀而合。
 

         

 

就這樣,透過多次的討論與現勘,融合了農業專才、氣候分析、種植實務的「旱田直播」試驗就此正式誕生,正式開啟了獨一無二的跨領域調適合作!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5,530,75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