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百寶箱 / 專屬入口(Beta版) / 調適新手

調適新手
入門知識
整合氣候變遷調適的基本概念、類型與跨平台資源,可作為快速了解氣候變遷調適知識之入門參考
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減緩與調適的差別?

名詞定義
減緩
透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降低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緩解全球暖化的速度(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綜合報告 (2001))
調適
透過調整的行動,來降低既有或未來氣候變遷所造的負面衝擊,並發掘正面機會(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1.5°C 特別報告 (2018))
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我們需要考量「減緩」、「調適」等多層面方法。首先應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IPCC)研究指出使用化石燃料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加速外,甚至農、漁、牧業過度生產及都市化發展等形式也是加速氣候暖化原因之一。
根據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 (IPCC AR6) 指出氣候變遷的影響已無法完全避免,近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已為人類社會及自然環境帶來了衝擊,且衝擊現象逐漸加劇,因此調適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調適目標在於提升個人、地區及國家面對未來氣候危害的能力,並適應已發生或未來的環境變化,對於全球而言,現在必須進行調適。
BOX 1
根據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JRC)發布的「2024 全球各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臺灣排碳量佔全球0.6%。從調適的角度,這意味著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主要是受其他排碳大國所影響,即使臺灣本身做到淨零排放,雖對降低全球暖化仍有其貢獻,但並無法實質且有效減輕全球暖化對臺灣本身的衝擊與氣候風險。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氣候變遷對本土各領域的衝擊顯著增加,這些衝擊涵蓋水資源豐枯、淹水與坡地風險、海岸防護、糧食安全、生態系統、人類健康以及城鄉規劃等方面。因此臺灣相較其他國家更應積極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為要降低臺灣的氣候衝擊,必需積極採取調適行動,以因應全球減碳政策與成效的高度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