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構面:推動執行
調適選項:科技性,結構性
主要課題:高溫、灌溉用水不足
核心內容:基因改良、示範種植
案例性質:實務操作
治理尺度:跨國/國家
彙整:劉雨蓁
點閱:1038
近年因氣候變遷,氣溫逐年升高,導致許多水稻品種米粒之外觀品質受影響,米粒外觀心腹白(白堊質)發生的情況增加(圖1),而降低稻米價值。
圖1 白米白堊質粒之情形(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為增加水稻稉稻品種之選擇,臺中區農改場已於民國88年著手水稻臺中192號之育種,並在106年進行品種登記。
臺中192號(圖2)是以台稉14號與台稉8號作為親源雜交選出,屬於中晚熟稉稻品種。該品種具有高產、耐高溫且米質佳、抗倒伏的特性,產量較台稉九號略高外,外觀品質心腹白粒比率較低,可幫助品種更替,避免品種老化問題。
臺中改良場將臺中192號於臺灣六個地區進行試作後,推薦各地農會進行稉稻品種改種:
圖2 臺中192號之田區概況(上)、稻穀(下左)與白米(下右)(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