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屬於典型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區,夏季極端高溫頻繁出現,對其圈養畜牧業造成潛在衝擊。氣候變遷導致熱浪持續時間延長與強度加劇,已對乳牛、肉牛、豬與羊等不同畜種的生產效率與動物福祉造成負面影響。
本研究目標為:
- 利用五年(2011–2015)氣象觀測資料(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太陽輻射),建立區域性生物氣候指數(BCI)模型。
- 針對不同畜種建立熱緊迫閾值(THI threshold),量化熱緊迫出現的頻率與強度。
探討氣候變遷下,圈養畜牧系統面臨的環境脆弱性,並進行區域對比(海岸區 vs 山谷區),預測風險。

圖一、應對氣候變遷對畜牧業衝擊:墨西哥乾旱地區熱緊迫風險評估與調適建議。
採取的改善作為
研究團隊針對乳牛、肉牛、豬與羊個別建立生物氣候指數模型,選用文獻中具代表性之THI公式,計算後進行進一步分析:
- 空間分區分析:將研究區域分為海岸區與山谷區,分別計算氣候參數與THI變化。
- 日夜差異評估:於夏季期間,分別分析日間與夜間的氣候參數,以評估動物是否能在夜間獲得足夠的熱緊迫恢復時間。。
- 趨勢回歸分析:針對2011–2015年間的THI變化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以評估潛在的熱危害風險增加趨勢。
- 日超過閾值時數統計:以THI閾值為基準,統計每日超標時數,用以判斷熱緊迫持續性。
根據指標結果,提出實務建議,包括設置遮蔭設施、使用風扇與灑水系統、夜間飼餵與作業安排、以及避免高溫時段進行動物管理作業。

圖二、在墨西哥北部下加利福尼亞海岸區於夏季期間,生物氣候指數與研究年份之間的回歸顯著性分析結果。THImilk:乳牛、THIsheep:羊與 THIpig:豬
成效
本研究成功建構一套結合多氣象因子的熱緊迫指標系統,並以此進行空間與時間的氣候風險評估。結果顯示:
- 山谷區夏季日間THI常超過乳牛臨界值(>80),夜間降溫幅度不足以提供有效散熱,易造成長期熱壓力累積。
- 豬與羊亦出現超過THI閾值之現象,特別是在高溫與風速低的條件下,散熱效率受限。
- 雖然目前海岸區THI相對較低,但根據回歸結果,THImilk、THIpig 與 THIsheep 呈現顯著上升趨勢,代表未來熱緊迫風險可能會有持續增加。
可供臺灣參考之處
本研究結果提供熱緊迫程度分級與管理建議,臺灣中南部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夏季高溫濕熱,易對圈養畜牧系統造成熱緊迫的影響,氣候條件部分與墨西哥山谷區之高溫環境相似,可參考其熱緊迫指標與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Theusme, C., Avendaño-Reyes, L., Macías-Cruz, U., Correa-Calderón, A., García-Cueto, R. O., Mellado, M., Vargas-Villamil, L., & Vicente-Pérez, A. (2021).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of confined livestock systems predicted using bioclimatic indexes in an arid region of México.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51, 141779.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