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的創傷,臺灣水產養殖漁業的經營者至今仍記憶猶新。當時全臺漁產、設施損害超過46億元,屏東縣的石斑魚養殖業損失金額高達4.3億元。當時,即便農委會有農業天然災害救助機制,但補助的金額仍遠低於漁民損失。然而,近年來極端天氣災害事件發生頻度增加,其中極端強降雨事件亦造成南部地區養殖業者養殖魚類突發性死亡與養殖設備的損失等衝擊,例如107年度的0823豪雨事件。
採取的改善作為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變遷的時代來臨,屏東縣政府自106年開始積極推動各式農業天然災害保險,其中包含養殖保險,為了讓養殖業者不再受天災─降雨所苦,縣府開始推動「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並以中央氣象局公布的累績降水量數據做為理賠依據,不須要個別勘損,理賠簡單快速。
目前以投保魚種包括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午仔魚、黃鱲鰺、赤鰭笛鯛、金目鱸、泰國蝦、白蝦及鱸鰻等,保費為投保金額的9%,由中央、地方和漁民各分擔3分之1,假如若投保100萬元,漁民只需自付3萬元,以減輕養殖戶的負擔。
詳細保險內容說明:
- 保險資格:屏東縣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枋寮鄉轄內,陸上養殖業者為限,具有養殖登記證及放養量申報。
- 保險魚種:龍膽石斑、龍虎斑、青斑、午仔魚、黃鱲鰺、赤鰭笛鯛、金目鱸、泰國蝦、白蝦及鱸鰻。
- 保險期間:介於或跨汛期及颱風期間(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
- 承保理賠:以連續48小時累積降雨量480毫米作為啟動保險契約賠付之起賠點。累積降雨量達523毫米以上,依保額比例賠付。
- 9% 之投標金額。
- 原則以中央、地方及投保人各負擔1/3之保費。
- 補助保費期間不得因雨量之災提報天然救助。
- 依實際出險率與否,約3年做±10%之費率調整。
成效
至109年度為止,屏東縣推廣「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政策已邁入第3年,實際運用與推廣案例包括:106年期間當地遭逢近50年來首次連續2個颱風接連侵襲,當年該縣投保之12位養殖戶在災後快速領得理賠金(理賠總金額近2,000萬元),得以即時挹注產業,投入魚塭復育、復養的工作;107年,南部地區面對西南氣流帶來豐沛雨量造成南臺灣大淹水,屏南沿海地區計有43位投保養殖戶,因累積雨量達到起陪標準,得到資金挹注,計2,700多萬元。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網址
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處。https://www.pthg.gov.tw/pt-mfam/News_Content.aspx?n=6D5C643DFE059C95&sms=F759891361FDEEAD&s=2AC47E143C65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