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百寶箱 / 參考案例

全球:小規模漁業的調適手段,以熱帶地區為例

調適構面:推動執行

調適選項:結構性,行為性

主要課題:小規模漁業氣候衝擊

核心內容:短長期調適手段

案例性質:學術科研

  治理尺度:跨國/國家

  彙整:楊雨溱、張致銜

  點閱:14

說明簡報
關鍵字
捕撈漁業家計型漁業

問題與目標

小規模漁業(Small-scale fisheries, SSF)提供全球90%以上的漁民漁撈工作,生產的漁獲約佔全球人類消費總量的一半 ,為全球約一億人提供了食物與就業機會。小規模漁業特別容易受到人為氣候變遷的影響,海洋溫度升高將海洋生物推向更高緯度、更深水域的環境,而小規模漁業的漁民正在努力維持其傳統生計。氣候變暖只是氣候變遷的眾多現象之一,海洋酸化、降雨機制改變、極端事件(如海洋熱浪、龍捲風和風暴)等漸進的環境趨勢使漁撈作業的安全受到威脅,或基礎設施和住房遭到破壞,從而給小型漁業帶來外在壓力。

 

圖1. 有關氣候變遷適應和小規模漁民位置的文獻數量 (圖片來源:參考網址1)

(a)按出版年份報告小規模漁業應對氣候變遷的文件數量(n= 60)(b)文獻中報告的小型漁戶對氣候變遷的反應(n=281)的空間分佈和相應的經緯度頻率直方圖,按類別分列。


採取的改善作為

在熱帶地區沿海低收入的國家,其相關基礎設施不健全,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造成危害,對於低收入國家的小規模漁業有相對較高的脆弱性,其經濟與糧食安全為優先考慮問題;高收入國家的小規模漁業相對低風險與高適應能力,也可能會使相關漁業管理與規範會優先考慮其他更重大的問題。本研究蒐集相關國家的調適策略,以提供其他國家更多可能可用之方法。

 

圖2. 調適與氣候變遷風險地理位置的空間重疊 (圖片來源:參考網址1)

(a)  海洋表面溫度(b)海洋熱浪(c)熱帶風暴(d)風暴潮


成效

以熱帶地區小規模漁業的氣候變遷調適為例,調適對策分為調適型(Adaptive) 與轉型(Transformative)。轉型包含找尋漁業以外的替代性工作(49%)、季節性遷移(26%)、轉行(10%)、加入保育計畫(9%)。在調適型的短期應對機制有改變漁具漁法(19%)、增加捕撈努力量(9%)、使用GPS與漁探機新捕撈技術(8%)、社群網路交流(8%)、調整出海時間(5%)、改變漁獲物種(5%)。透過以上方法來增加額外的收益,其餘則透過信貸(29%)、減少家庭開支(16%),等待海洋資源恢復(16%)的以維持生計。


參考網址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2-00577-5

2. https://www.fao.org/voluntary-guidelines-small-scale-fisheries/en/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894,444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