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構面:推動執行
調適選項:結構性
主要課題:洪水威脅
核心內容:提高設施防洪標準
案例性質:實務操作
治理尺度:城市/縣市
彙整:蕭逸華
點閱:518
天津市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亦為中國重要工商業城市與金融商貿中心。地理位置靠海且地下水面高,在整體地勢以平原與窪地為主,約占全市總面積之93%;處於海河流域下游,為其流域內之五大支流匯合入海口,此地區有水資源匱乏、水質與空氣汙染等問題,亦因位置與地形關係,面臨暴雨亦會導致積淹水之災情發生。
天津文化中心設計理念以「文化、人本、生態」為主題,採用「一湖、一軸、三區」的規劃結構,在現有市政廳和新建大劇院之間創建一個新文化空間,主要目標是要增強戶外的舒適感,並創建一個富有活力的社交活動之步道空間。湖岸的設計結合了歌劇院、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建築的正面效果。林道和植樹的設計使得濱水步道區域免受冷風侵襲,同時進行生態淨化與兼具蓄水滯洪的功能,也可以儲存雨水用於種植灌溉。
其中人工湖景觀湖泊與護岸結合,三角錐形體的設計具有防滲功能以及天然自淨能力。護岸以平緩方式向中心延伸,採用便利的材料進行鋪設;湖面水位介於2.1m~2.5m之間,正常水位落在2.2m;湖中央底部建置循環淨化系統,與緊急溢流管線連接,透過過濾器、循環管線、生態淨化區域等流程,以400立方公尺/小時的速率進行循環淨化。且其人工湖為一滯洪設施,亦可維持雨水平衡,並且透過雨水收集系統調整淨化。此系統設計可使逕流量從13cms降低至2cms,雨水排放為3年重現期之控制標準,可容納10年重現期、延時24小時之降雨量,且在100年重現期暴雨時發揮延緩地表逕流的效果,確保整個空間的安全性,一年有效利用雨水量為20萬立方公尺。
天津文化中心的水敏感設計案獲得天津市傑出設計獎,有效發揮雨水管理、淨化環境及防洪的作用,同時創造優質的城市環境。
圖1 天津文化中心平面圖 (圖片來源:Ramboll Studio Dreiseitl,下載網頁:參考網址3)
圖2 天津文化中心雨水收集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Ramboll Studio Dreiseitl,下載網頁:參考網址3)
圖3 天津文化中心循環淨化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Ramboll Studio Dreiseitl,下載網頁:參考網址3)
興建本計畫,可節省市政府周邊管網改造之費用(約人民幣2億元≈新臺幣8.65億元),雨水淨化後利用於景觀公園的澆灌與湖水補注,預計全年可節省水費達人民幣55萬元(約新臺幣238萬元)。(註:匯率計算1:4.3)
天津在2012年7月26日受副熱帶高壓外圍雲系影響,帶來暴雨,造成市區多處淹水,全市平均24小時降雨147毫米,達到中國定義之大暴雨等級(大暴雨即為24小時內降雨達到100.0~249.9mm之間)。當時文化中心地面排水情況良好,大部分逕流透過雨水收集和貯留,經過處理流程後排至湖中,水位超過設計洪水位之後,出流口限量排放雨水至市區下水道,順利發揮效益。
圖4 天津文化中心鳥瞰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載網頁:參考網址5)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