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百寶箱 / 參考案例

美國 - 馬尼斯蒂保護區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規劃

調適構面:推動執行,檢討修正

調適選項:生態性,結構性

主要課題:氣候與外來種威脅

核心內容:調適行動與監測

案例性質:實務操作

  治理尺度:州/省

  彙整:劉冠廷、林奐宇

  點閱:6

問題與目標

美國馬尼斯蒂保護區未來氣溫將顯著上升、降雪量減少,導致當地的美國赤松適應困難及水分壓力。這些環境變化提高入侵物種擴散的可能性,例如:具高度侵略性的歐洲赤松,而當地的野生動物亦會啃食幼樹以至於森林更新困難,進一步威脅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目前馬尼斯蒂保護區的管理面臨氣候變遷和入侵物種的雙重威脅,長期管理變得相對複雜,管理者需要尋找有效方法恢復和維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結構。

圖1、馬尼斯蒂保護區位於密西根州,面積約40英畝,主要樹種為美國赤松的人工林,其他有歐洲赤松、白松及一些落葉樹種。(來源:參考文獻)


採取的改善作為

  • 美國赤松以疏伐為主,每英畝保留至少兩棵原生樹種的樹木;每10英畝則保留至少一棵美國赤松及白松,作為其他樹木的保護木;持續清除入侵植物,歐洲赤松除了平時的持續清除作業,每10年進行大量高強度的移除,並移除部分白松,提高原生樹種的多樣性逐漸取代美國赤松的人工林。
  • 在森林孔隙處栽植原生常見的樹木或灌木,及種植氣候適應性強的物種。
  • 在非森林區域,直接移除入侵種的樹木和灌木,栽種該森林原生的樹木及灌木物種,並促使外來草本區域轉變為原生特有的草本植物。

圖2、種植當地的原生樹木,並使用5英尺高的樹管提供保護避免鹿群的啃食。(來源:參考文獻)


成效

每五年進行一次全面的植被覆蓋率評估,以了解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狀況,並使用多樣性指數量化植物群落的變化;透過林木生長資料及樹木密度等指標調查,追蹤森林的自然更新情況;後續也將監測野鹿對植被的啃食影響,與其他野生動物的族群變化。


可供臺灣參考之處

台灣在應用原生植物於造林地復育或都市造林時,除了考慮本土原生植物的種類及其特性外,還需特別注意入侵種的族群分布及動態變化,並採取適當的移除措施,以確保有效的復育成效。


參考文獻

Manistee Conservation District Adaptation Planning Kaleva Parcel.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forestadaptation.org/adapt/demonstration-projects/manistee-conservation-district-adaptation-planning-kaleva-parcel


參考網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894,498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