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卡胡庫牧場位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內,約1,200英畝區域,過去經歷牛隻放牧及森林砍伐,導致原生森林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僅在牧場的乾燥西部和潮濕東部邊緣保留少量原生林帶,大部分區域為多形鐵心木(Metrosideros polymorpha)與夏威夷相思木(Acacia koa)零星分布及非原生牧草的植被。自2004年起透過建設圍欄和移除非原生有蹄類動物等措施,部分原生植被已逐漸恢復,然而氣候變遷造成升溫,加速入侵物種擴散、病蟲害爆發,乾旱頻率及強度的增加影響植物存活率,以及過去放牧殘留的燃料加上氣候變遷造成更高的火災風險,而極端氣候事件(如颶風)則可能破壞保護設施,讓有蹄類動物重新入侵。
因此本案例希望將這片前牧場恢復為原生的複層森林生態系,透過建立完善的圍欄系統徹底隔絕有蹄類動物,補植原生物種和控制入侵種重建植物族群的多樣性,增加稀有和瀕危物種族群以保育基因多樣性,加強火災的抗性以應對增加的火災風險。
.jpg)
圖1、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內的卡胡庫曾經為牧場,因此產生視野開闊的生態系景觀。(來源:參考文獻)
.jpg)
圖2、紅色框線為卡胡庫牧場之位置,位於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範圍之內。(來源:參考文獻)
採取的改善作為
- 設立圍欄及移除有蹄類動物。
- 找出耐旱的原生物種,收集特別乾旱區域的種子,嘗試培育高抗旱性的植物,如原生多形鐵心木與夏威夷苦參(Sophora chrysophylla)。
- 定期監測具有入侵性的物種並移除。
- 收集稀有、受威脅和瀕危植物的種子,保存基因及物種的多樣性。
- 在物種的生態範圍內創建各關聯族群(metapopulation),增加植物韌性。
- 收集、儲存和繁殖耐火性植物物種。
成效
後續持續監測有蹄類動物的出現情況、已栽種幼苗的存活率、外來入侵植物的覆蓋率及分布狀況、可繁殖的種子收集(包括稀有物種和耐火性物種)、以及根據火災風險評估來制定暫時性封閉措施。
參考文獻
Large-scale restoration of former cattle pasture at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forestadaptation.org/hawaii-national-park-cattle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