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百寶箱 / 參考案例

美國 - 斯普利特洛克燈塔州立公園的調適造林計畫

調適構面:推動執行

調適選項:生態性,結構性

主要課題:暖化、蟲害、鹿害

核心內容:森林調適規劃與監測

案例性質:學術科研

  治理尺度:州/省

  彙整:劉冠廷、林奐宇

  點閱:4

說明簡報
關鍵字
風險管理森林管理林業經營

問題與目標

明尼蘇達州北岸地區的森林生態系受到氣候變遷(暖化)、鹿群啃食、乾旱提高白樺對蛀木甲蟲(Agrilus anxius)的脆弱度,並且引起白松水泡銹病(white pine blister rust),使原本的針葉樹森林轉為白樺木及白楊為主的闊葉林,且森林仍處於退化的階段。其中,著名的遊憩地點-斯普利特洛克燈塔州立公園(Split Rock Lighthouse State Park)同樣面臨土壤侵蝕、鹿群過度啃食、白松水泡銹病的威脅,以及氣候變遷造成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增加。尤其冬季氣溫升高可能加劇鹿族擴張和病蟲害蔓延等問題,對森林生態系造成更大壓力。

因此,明尼蘇達州的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和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計畫在斯普利特洛克燈塔州立公園一處140英畝森林作為森林生態的初步調適試驗點(圖2,A及B兩個區塊)。透過恢復原生針葉樹種的棲息地、創造多樣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的生態韌性,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並且降低乾旱、病蟲害和土壤侵蝕的風險,營造樹種遷移的有利條件,減少鹿類對森林再生的破壞,以應對未來氣候變遷之影響,達到恢復生態系統和適應性管理,同時改善遊客的體驗及增加碳儲存。

圖1、斯普利特洛克燈塔州立公園內由白樺木及白楊組成的森林正逐漸退化。(來源:參考文獻)

圖2、斯普利特洛克燈塔州立公園內兩個重新造林計畫區域位置圖。

A地點遊客使用率較高,B地點則為影響較小的區域。(來源:參考文獻)


採取的改善作為

  • 在砍伐後或適合造林的區域重新造林,每英畝種植460棵樹。
  • 種植多樣不同種的樹種以分散可能面臨的風險。
  • 使用割灌機器對1-2年之幼苗進行修剪,增加生長空間。
  • 建立圍籬保護幼樹,避免鹿群啃食;並將白雲杉納入種植清單,因該物種受到鹿群的危害較小。
  • 種植地點標準調整為適合針葉樹生長的區域,以朝北的斜坡或平地為主要選擇原則。
  • 保留現有健康的樹木。
  • 種植較為適應目前及未來氣候條件的物種
  • 栽植碳密度較高的物種,故將較高木材密度之樹種納入種植清單
  • 在A區域選用目標樹種較南方的基因型,或種植南部的物種,例如:橡樹屬。


成效

未來管理的監測項目:幼苗存活率和生長情況、林分蓄積量、物種多樣性、不同種源的種植苗木的表現、殘留樹木的持續性和再生能力,以及進行結構調查。

 


可供臺灣參考之處

本案例透過評估氣候條件和現有環境問題(如鹿群過度啃食等),系統性地篩選並引入適合當地生長的樹種,以恢復退化的林地,同時提升森林對氣候變遷的韌性。另外,也指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溫暖冬季,可能導致鹿群等野生動物族群數量增加,進而影響整體生態系統。因此,持續監測野生動物族群變化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相當重要。這些均可作為台灣林地管理的參考,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如何透過適當的物種選擇和野生動物管理來維持森林生態系的健康。


參考文獻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Split Rock Lighthouse State Park.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s://forestadaptation.org/adapt/demonstration-projects/minnesota-department-natural-resources-split-rock-lighthouse-state


參考網址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894,532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