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地勢陡峭的東阿爾卑斯山約佔奧地利國土面積65%,在這樣的條件下,鐵路系統受地形侷限,多建在洪泛平原及陡峭不穩定的山坡上,使得鐵路系統面臨土石流、落石、崩塌等衝擊。奧地利6000公里的鐵路軌道中,有1500公里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過去數次受到洪水、土石流影響,導致設施損壞及人員傷亡等災害。例如1995年8月11日,在福拉爾貝格 (Vorarlberg) ,發生土石流摧毀橋樑,造成列車出軌,導致3人死亡,17人重傷,軌道關閉近1周的災害。
而降雨正是誘發崩塌、土石流的因子之一,尤其是極端的強降雨。Kellermann等人 (2016) 指出,受氣候變遷影響,未來2011至2040年間,相對於1961至1990年,奧地利高山地區極端降雨事件將提升36%。這意味著鐵路系統未來可能遭受的災害風險將增加。
為確保鐵路系統的安全與暢通,奧地利聯邦鐵路 (ÖBB Infra AG) 與民間企業、政府一同合作,施作護岸等結構性保護措施來降低風險。然而,在奧地利約有5000條野溪及3800條雪崩路線需要實施結構性措施,考慮經濟、景觀保護等因素下,單就施行結構性措施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非結構性措施的輔助,才能更有效的降低風險,非結構性措施如天氣監測及預警系統等。
圖1 奧地利鐵路系統(圖片來源:https://fahrplan.oebb.at/webapp/#!P|TP!histId|10!histKey|H358032)
採取的改善作為
2005年奧地利聯邦鐵路與氣象服務公司UBIMET GmbH聯合營運infra:wetter天氣監測和預警系統。
infra:wetter有地區及全球性的天氣預測數據及相關資訊,如溫度、降雨等,能夠提供整個奧地利鐵路系統天氣的資訊。該系統可提前72小時判別可能導致交通中斷的天氣條件,並由奧地利聯邦鐵路自然災害管理部協調相關行動。並且,若在足夠預警的時間內偵測到嚴重的氣候條件,系統會發布天氣警報,實施預定計畫,包括限速、關閉軌道等安全預防措施。
圖2 監測預警系統總覽(圖片來源:參考網址2)
圖3 區域的資訊 (圖片來源:參考網址2)
成效
2006年至2014年間,infra:wetter系統共發布499次天氣警報,大雪事件比例最高(273次),其次是大雨(226次)。另外,在2015 年 10 月的利害關係人工作坊中提到,2013年6月的洪水事件是對於該系統測試,整體而言,infra:wetter監測預警系統提供的資訊,讓奧地利聯邦鐵路自然災害管理部門與現場操作部門及時作出相應措施,包含列車限速、軌道關閉、密切監視、疏散高危險區等,使此次事件無人員傷亡。
infra:wetter系統被認為是該事件能夠成功避險的因素之一。此次事件也促使奧地利聯邦鐵路與公部門、大學和業界等其他外部伙伴的擴大合作,進一步,強化其風險管理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 Otto et al. (2019)Risk reduction partnerships in railway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an alpine environment.
- UBIMET-Rail Weather & Natural Hazards Management (pdf) .
參考網址
- https://climate-adapt.eea.europa.eu/metadata/case-studies/building-railway-transport-resilience-to-alpine-hazards-in-austria.
- https://unece.org/fileadmin/DAM/trans/doc/2016/wp5/3_UBIMET_Mr_Eisenbach_Climate_Change_10th_7-8_July_2016.pdf.
附件
- 1-s2.0-S2212420918308197-main.pdf
- 3_UBIMET_Mr_Eisenbach_Climate_Change_10th_7-8_July_2016.pdf
問題與目標
地勢陡峭的東阿爾卑斯山約佔奧地利國土面積65%,在這樣的條件下,鐵路系統受地形侷限,多建在洪泛平原及陡峭不穩定的山坡上,使得鐵路系統面臨土石流、落石、崩塌等衝擊。奧地利6000公里的鐵路軌道中,有1500公里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過去數次受到洪水、土石流影響,導致設施損壞及人員傷亡等災害。例如1995年8月11日,在福拉爾貝格 (Vorarlberg) ,發生土石流摧毀橋樑,造成列車出軌,導致3人死亡,17人重傷,軌道關閉近1周的災害。
而降雨正是誘發崩塌、土石流的因子之一,尤其是極端的強降雨。Kellermann等人 (2016) 指出,受氣候變遷影響,未來2011至2040年間,相對於1961至1990年,奧地利高山地區極端降雨事件將提升36%。這意味著鐵路系統未來可能遭受的災害風險將增加。
為確保鐵路系統的安全與暢通,奧地利聯邦鐵路 (ÖBB Infra AG) 與民間企業、政府一同合作,施作護岸等結構性保護措施來降低風險。然而,在奧地利約有5000條野溪及3800條雪崩路線需要實施結構性措施,考慮經濟、景觀保護等因素下,單就施行結構性措施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非結構性措施的輔助,才能更有效的降低風險,非結構性措施如天氣監測及預警系統等。
圖1 奧地利鐵路系統(圖片來源:https://fahrplan.oebb.at/webapp/#!P|TP!histId|10!histKey|H358032)
採取的改善作為
2005年奧地利聯邦鐵路與氣象服務公司UBIMET GmbH聯合營運infra:wetter天氣監測和預警系統。
infra:wetter有地區及全球性的天氣預測數據及相關資訊,如溫度、降雨等,能夠提供整個奧地利鐵路系統天氣的資訊。該系統可提前72小時判別可能導致交通中斷的天氣條件,並由奧地利聯邦鐵路自然災害管理部協調相關行動。並且,若在足夠預警的時間內偵測到嚴重的氣候條件,系統會發布天氣警報,實施預定計畫,包括限速、關閉軌道等安全預防措施。
圖2 監測預警系統總覽(圖片來源:參考網址2)
圖3 區域的資訊 (圖片來源:參考網址2)
成效
2006年至2014年間,infra:wetter系統共發布499次天氣警報,大雪事件比例最高(273次),其次是大雨(226次)。另外,在2015 年 10 月的利害關係人工作坊中提到,2013年6月的洪水事件是對於該系統測試,整體而言,infra:wetter監測預警系統提供的資訊,讓奧地利聯邦鐵路自然災害管理部門與現場操作部門及時作出相應措施,包含列車限速、軌道關閉、密切監視、疏散高危險區等,使此次事件無人員傷亡。
infra:wetter系統被認為是該事件能夠成功避險的因素之一。此次事件也促使奧地利聯邦鐵路與公部門、大學和業界等其他外部伙伴的擴大合作,進一步,強化其風險管理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 Otto et al. (2019)Risk reduction partnerships in railway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an alpine environment.
- UBIMET-Rail Weather & Natural Hazards Management (pdf) .
參考網址
- https://climate-adapt.eea.europa.eu/metadata/case-studies/building-railway-transport-resilience-to-alpine-hazards-in-austria.
- https://unece.org/fileadmin/DAM/trans/doc/2016/wp5/3_UBIMET_Mr_Eisenbach_Climate_Change_10th_7-8_July_2016.pdf.
附件
- 1-s2.0-S2212420918308197-main.pdf
- 3_UBIMET_Mr_Eisenbach_Climate_Change_10th_7-8_July_20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