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2015 年臺灣發生近 10 年來最嚴峻的登革熱疫情,全國登革熱確診病例數高達43,784 例;其中本土個案43,419例(佔99.2%),境外移入 365例(佔0.8%),顯示出臺灣本土登革熱疫情之嚴重。當年疫情是由臺南市北區西門町跳蚤市場開始,而該年臺中市於 7月中出現該市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於潛伏期內曾有臺南市西門町跳蚤市場活動史,可推測臺中市在此波登革熱疫情是受南部影響。由於交通便利,人員往來頻繁,中部一日生活圈可能使登革熱疫情擴散。為控制疫情擴散,迅速掌握登革熱個案之活動地點勢在必行。
採取的改善作為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分析臺中市登革熱流行趨勢及分布區域;防治成果由臺中市政府各局處每週定期回報,再由衛生局彙整各局處防治成果資料。
臺中市政府自 2015 年9月3日起,由副市長召開因應登革熱流行疫情跨局處應變會議,並於同年9月14日,由市長於市政會議上裁示成立臺中市登革熱防治中心,9月15日召開登革熱防治專家諮詢會議。另於9月25日至10月30日止,每週五召開臺中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會議。各局處依據臺中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架構分工(下圖),進行業管場域之孳生源清除、化學防治及衛教宣導等防治措施,並每週提報防治成果。為防範於未然,2016年各局處持續依據 2016 年登革熱防治計畫辦理。
臺中市除平時與鄰近三縣市彰化縣、南投縣及苗栗縣透過電話保持聯繫,並透過中彰投苗登革熱防治平台,邀請彰化縣、南投縣及苗栗縣衛生局參與每二週召開一次的會議,共同防治登革熱。
成效
- 疫情監測及防疫處置:臺中市防疫人員 24小時待命,接獲醫療院所通報疑似登革熱個案後,立即進行追蹤監測,並調查其活動地點之病媒蚊密度及進行孳生源清除。
- 辦理病媒蚊防治施藥人員教育訓練,共訓練 250 人,在機具方面新購置熱煙霧機消毒車。 醫療整備:衛生局報告登革熱最新疫情資訊,各局處報告業管場域之防治成果,以掌握臺中市登革熱疫情發生之熱區及進行相關的防治工作(見下表一)。
- 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訂定清潔日,動員社區人員及志工共同清除孳生源。同時衛生局進行全年度病媒蚊密度調查。
- 實地演練:臺中市政府選定豐原區豐田里辦理實地演練,並進行演習流程錄影拍攝,剪輯成登革熱區級防治小組教育訓練影片。
- 多元化衛教宣導:除了基本的廣播、跑馬燈等宣導手段,在較流行的社群交友軟體如line、facebook等方面也進行宣導,讓年輕族群更能融入。
- 衛生局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臺中市共625里,2015年完成病媒蚊密度調查計1,584里次。針對其中布氏指數2級以上共37里,移請環境保護局及所在之區公所和里辦公室共同加強孳生源清除工作。
- 資料整理並公開:衛生局透過跨局處合作,結合地政局開發的資訊樂活網,並提供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資訊給民眾參考。下圖為50 及 100 公尺熱、暖區防治區域圖。
由於氣候變遷下,臺灣中部未來氣候更利於病媒蚊生存,可能使得中部地區的登革熱風險增加。此案例演示的臺中市登革熱防治跨局處整合模式,可視為因應未來氣候變遷下加強公衛防疫系統的調適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2015年臺中市登革熱防治跨局處整合模式及執行成效,林仕偉等,疫情報導,2017年5月23日第33卷第10期。DOI: 10.6524/EB.20170523.3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