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2017年9 月26日北部某醫學中心通報居住於新北市鶯歌區59歲男性疑似本土登革熱(指標個案)。經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個案於9月24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及關節痛症狀,至醫院就醫後再轉診至北部某醫學中心收治住院。醫院 NS1(登革病毒的非結構蛋白 non-structural protein 1,簡稱NS1)抗原快速檢驗為陽性,並於9月26日通報登革熱。調查得知案妻(案二)於9月20日出現疑似症狀,故進行接觸者採檢,於9月27日指標個案及案妻皆確診為登革熱。該2案潛伏期共同活動地為新北市鶯歌區東湖里住家之山區及桃園市楊梅區登山步道,因指標個案曾於住家附近採竹筍而被蚊蟲叮咬,故初步研判感染地為住家之山區。為釐清感染源及控制疫情擴散,新北市衛生局及疾管署立即展開疫情調查等防治工作。
採取的改善作為
疾管署著手進行了疫情調查(包括個案接觸者的調查以及採驗)以及病媒蚊可能的相關環境調查,再來進行了感染源調查與疫情研判,除此之外,新北市政府於疫情監測期間召開 3 次府級「因應本土登革熱疫情緊急跨局處應變會議」,邀集相關局處監視疫情發展,並即時調整因應措施。且於10月12日成立鶯歌區及土城區應變中心,系統性進行孳生源清除、環境消毒及民眾衛教等防治作為。並進行了以下作為:
- 孳生源清除及查核工作
- 病媒蚊監測
- 化學防治工作
- 衛教宣導及健康監測
成效
環境調查:劃分為ABC三區,防疫人員於A 區山坡上一處引水灌溉用的溝渠發現孳生斑蚊幼蟲, B 區查獲主要孳生源為竹節外,並有蓄水池及棄置水塔等大型積水容器,C區位於北82–1線公路旁之山林,於入口處查獲1個孳生上百隻斑蚊幼蟲的儲水桶。3區環境特性共同處為皆有人員無法攀爬的陡坡及山林深處,不利於防治。且有樹葉、樹洞及竹節等天然孳生源,及因農作所需之大型人工儲水容器,皆有利於病媒蚊孳生。
政府及相關單位作為:環保局針對鶯歌區動員856人次,共清除5,283個孳生源及6,417個廢棄物。另外,衛生局(所)及疾管署合計進行9次查核工作並開立稽查督察紀錄單3份。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針對鶯歌區及土城區等個案居住及活動地,進行誘卵桶、誘殺桶及誘蚊桶等佈點監測及掃蚊調查,總計監測4週,掃獲之白線斑蚊雌蚊皆檢測NS1快篩,結果皆為陰性。鶯歌區清潔隊除將疫情熱區山林的竹洞樹洞進行填土外,亦採用有機磷藥劑進行 1 次殘效噴灑、採用除蟲菊精進行 2 次空間噴灑之成蟲化學防治,對於病例之居住地及活動地亦輔以成蟲化學防治,以降低傳播風險。
下表為2017年新北市鶯歌區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確診個案資料表
由於氣候變遷下,未來氣候更利於病媒蚊生存,可能使得未來北部登革熱疫情增加,故本案例之防疫策略常規化可視為因應未來氣候變遷下加強公衛防疫系統的調適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2017年新北市鶯歌區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楊怡婷等,疫情報導,2018年6月5日第34卷第11期。DOI:10.6524/EB.201806_34(11).0002。
參考網址
問題與目標
2017年9 月26日北部某醫學中心通報居住於新北市鶯歌區59歲男性疑似本土登革熱(指標個案)。經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個案於9月24日出現發燒、肌肉痛及關節痛症狀,至醫院就醫後再轉診至北部某醫學中心收治住院。醫院 NS1(登革病毒的非結構蛋白 non-structural protein 1,簡稱NS1)抗原快速檢驗為陽性,並於9月26日通報登革熱。調查得知案妻(案二)於9月20日出現疑似症狀,故進行接觸者採檢,於9月27日指標個案及案妻皆確診為登革熱。該2案潛伏期共同活動地為新北市鶯歌區東湖里住家之山區及桃園市楊梅區登山步道,因指標個案曾於住家附近採竹筍而被蚊蟲叮咬,故初步研判感染地為住家之山區。為釐清感染源及控制疫情擴散,新北市衛生局及疾管署立即展開疫情調查等防治工作。
採取的改善作為
疾管署著手進行了疫情調查(包括個案接觸者的調查以及採驗)以及病媒蚊可能的相關環境調查,再來進行了感染源調查與疫情研判,除此之外,新北市政府於疫情監測期間召開 3 次府級「因應本土登革熱疫情緊急跨局處應變會議」,邀集相關局處監視疫情發展,並即時調整因應措施。且於10月12日成立鶯歌區及土城區應變中心,系統性進行孳生源清除、環境消毒及民眾衛教等防治作為。並進行了以下作為:
- 孳生源清除及查核工作
- 病媒蚊監測
- 化學防治工作
- 衛教宣導及健康監測
成效
環境調查:劃分為ABC三區,防疫人員於A 區山坡上一處引水灌溉用的溝渠發現孳生斑蚊幼蟲, B 區查獲主要孳生源為竹節外,並有蓄水池及棄置水塔等大型積水容器,C區位於北82–1線公路旁之山林,於入口處查獲1個孳生上百隻斑蚊幼蟲的儲水桶。3區環境特性共同處為皆有人員無法攀爬的陡坡及山林深處,不利於防治。且有樹葉、樹洞及竹節等天然孳生源,及因農作所需之大型人工儲水容器,皆有利於病媒蚊孳生。
政府及相關單位作為:環保局針對鶯歌區動員856人次,共清除5,283個孳生源及6,417個廢棄物。另外,衛生局(所)及疾管署合計進行9次查核工作並開立稽查督察紀錄單3份。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針對鶯歌區及土城區等個案居住及活動地,進行誘卵桶、誘殺桶及誘蚊桶等佈點監測及掃蚊調查,總計監測4週,掃獲之白線斑蚊雌蚊皆檢測NS1快篩,結果皆為陰性。鶯歌區清潔隊除將疫情熱區山林的竹洞樹洞進行填土外,亦採用有機磷藥劑進行 1 次殘效噴灑、採用除蟲菊精進行 2 次空間噴灑之成蟲化學防治,對於病例之居住地及活動地亦輔以成蟲化學防治,以降低傳播風險。
下表為2017年新北市鶯歌區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確診個案資料表
由於氣候變遷下,未來氣候更利於病媒蚊生存,可能使得未來北部登革熱疫情增加,故本案例之防疫策略常規化可視為因應未來氣候變遷下加強公衛防疫系統的調適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2017年新北市鶯歌區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楊怡婷等,疫情報導,2018年6月5日第34卷第11期。DOI:10.6524/EB.201806_34(11).0002。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