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目標
2015年4月起臺南市登革熱疫情爆發,隨著感染個案數快速上升,開始又越來越多的個案來不及進行防治,此時不能一直追著新增的個案跑,應針對某區塊如個案特別多的地方,優先滅火。區塊防治非常重要,如果不先滅火,會造成其他散發里別,然後變成群聚里別,再變成病例集中區。一旦重災區優先防治後,個案不會激增,連帶附近的疫情也可以稍微穩定下來。
採取的改善作為
區塊的框選:
依地形、地物、道路等為界,某單位面積發病14天內個案數最多區域,以最外圍個案往外推50公尺,修正涵蓋的巷弄區域來框定。一個區塊大約在400戶以內(一個上午),超過400戶的區域,必須切上下午防治,或需要多名場控,以確保噴藥的現場進度。
框定後的排序:
- 個案數最多的優先。
- 疫情快速上升。
- 近4/2/1週及當天疫情趨勢判斷未來走向。
- 社區診斷結果、人口集中度等。
槍枝及防治戶數控管(分4階段):
- 8/11~9/3每日30組噴槍(國軍),PCO (病媒防治業者)20組供各區申請。
- 9/3~9/17 每日80組噴槍(國軍50+PCO 30),估算可執行戶數約1330戶/天。
- 9/9秘書長聽取防治進度簡報,市政府購入50支槍(9/17已到貨41支,剩餘9支將於10/1投入)。
- 9/15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疾管署購入100支槍(9/25已到貨15支,剩餘85支將於10/7投入)。
成效
開始實施至10/12共投入180支煙霧槍(不含備用),一天可執行3600戶,此時疫情已連續3週下降。東區每日個案數為全市之冠,因此將量能加大投入東區,東區10/8起一天約執行2張圖,10/19一天約執行4張圖,但每日待排仍有10多張圖,10/22-28增加為8-12張圖(約1200-1600戶)。
11/2每日新增個案為80例,國軍減少臺南支援。11/16起每日新增個案為30例以下,除東、南區外,其餘行政區自行規劃防治。依往年登革熱疫情趨勢,疫情自9月起會進入快速增加期,於11月達高峰,之後天氣變冷(18度連續3天),疫情才會逐漸下降。因人力機具做最好的分配,用人為努力壓制增幅,成功於37週反轉疫情,接下來進入成效保全。化學防治是一種緊急防治,尤其在疫情嚴峻之時,更要及時殺死病毒蚊,同時孳清必須雙管齊下,才能將疫情持續控制。
由於氣候變遷下,未來氣候更利於病媒蚊生存,可能使得南部大規模登革熱疫情常態化,故由此案例理解區塊防治配合孳生源清除才為確實有效策略,將此策略納入未來防疫之常規程序,可視為因應未來氣候變遷下加強公衛防疫系統的調適策略。
名詞解釋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 使用有效的評估工具來了解氣候變遷對各個領域的中長期衝擊,並提出相對應的調適策略與行動,以減低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案例類型:
結構和物理性選項- 工程技術或是現有構造物的強化、綜合技術研發
社會性選項- 社區災害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警戒資訊的研發與運用
制度性選項- 經濟、政策與法律層面的制度建立
參考文獻
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2017)。2015年登革熱疫情回顧。pp.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