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間針對氣候變遷下的坡地調適多涉及水土保持、自然維護、預警應變等工作,且相關地區因多為原住民族居住地、森林保護區或尚未開發區域,所面臨的氣候變遷挑戰,亦可能跳脫單一問題,變成較為複雜的複合性課題(如含括災害、生態、社會人文發展等)。
本團隊本次在新竹縣尖石鄉秀巒部落執行的調適示範中,參酌國內外文獻,著重於納入利害關係人參與,並依TCCIP調適構面方法學循序推動,於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執行「界定範疇」,逐步完成「檢視現況」、「評估風險」等工作,目前發展至綜整各項議題的「綜整決策」階段,以提出可行的調適建議作為後續決策參考為方向,進行分析與溝通工作的推動。
一、 界定範疇
初期著重於蒐集整理歷史崩塌災害事件、重要設施位置(如水庫等),並參考現有的氣候變遷模擬成果,進而選定位於臺灣北部的大漢溪集水區為調適重點區域。後續則進一步進行專家及中央主責機關訪談,並在考量資料到位程度、模式可行性、政策連結度等條件下,選定新竹縣尖石鄉的秀巒部落作為坡地氣候變遷調適示範區域,訪談納入對象包括:
- 政府部門:農委會水保局台北分局(現為農業部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署台北分署)、桃園市水務局
- 研究單位: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二、 檢視現況
本團隊主要透過引薦或邀請方式,訪談多位熟悉秀巒當地狀況的實際利害關係人,包括秀巒村村長、秀巒國小校長、新竹縣政府教育處等具代表性的對象,並透過德國氣候服務中心(GERICS)的參與式訪談法,勾勒出秀巒部落現行重要坡地相關議題與現況。
- 現況及歷史災情:當地坡地威脅來源為白石溪右岸崩塌,以及編號為DF064的土石流潛勢溪流。資料顯示,2001年起白石溪右側坡面陸續發生多起零星崩塌事件;2016年發生較大事件,崩落的土石占據約三分之一的河道,並掩埋約70公里的護岸;2018年崩塌的源頭已經接近上方泰崗部落平台的邊界。
- 現行因應措施:相關單位已經在崩塌邊坡進行工程手段防護(如坡頂截排水、崩崖噴漿、落石防護牆等),以減緩土石衝擊,並建立監測系統持續追蹤,同時透過非工程面的演習、教育訓練等方式,提升居民防災避難的能力。
三、 評估風險
整體而言,秀巒地區的坡地議題,需較具針對性的分析降雨改變對於崩塌潛勢的影響,因此,本次調適過程中,將以誘發坡地崩塌的降雨作為主要危害因子進行分析,進而了解秀巒地區未來情境下可能的崩塌潛勢情形。
- 極端降雨:影響右岸崩塌地的穩定性,導致居民及學童面臨坡地崩塌威脅。
- 溫度上升(非本調適中重點危害因子):利害關係人訪談中,亦提及可能因氣候變遷導致溫度升高,水蜜桃產量減少,進而影響當地居民收入、生計及引發孩童就學問題。但因本次示範著重於探討坡地穩定性議題,遂未深入探討暖化對當地農作物及社會經濟性的衝擊面向。
- 本團隊以動力降尺度資料的前5%極端降雨事件總累積雨量變化率,來瞭解RCP8.5情境下21世紀末(2075-2099)的降雨變化趨勢。結果顯示,秀巒部落在氣候變遷下整體降雨趨勢提升,增加幅度約0~10%。
本次研究更進一步使用TRIGRS淺層崩塌物理模式,嘗試分析氣候變遷下降雨增加,對崩塌潛勢造成的影響。藉由計算各時期的崩塌發生機率,評估該區域可能的崩塌衝擊。評估結果為右岸崩塌地屬現況崩塌機率高,且未來崩塌機率增加的區域,表示秀巒部落不論是現在或未來受到崩塌衝擊的可能性高。
四、 綜整決策
確立調適目標:經由與利害關係人訪談及討論,並考量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結果,將以「減緩氣候變遷下秀巒國小師生可能受到的坡地崩塌衝擊」為調適方向。
- 掌握可行調適選項:透過文獻蒐研,盤點秀巒地區潛在可以推動的選項,並依據期程、因應問題、負責單位等進一步分類與整理,包含工程防護措施加強、長期坡面監測、氣候變遷與防災教育、監測與預警系統等。
-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回饋:召開交流會議,再次邀請利害關係人,展示相關評估及分析成果,討論實際可落實的選項,並辨識無法推動選項的原因與瓶頸,及突破或解套的可行手段等。
後續規劃
本團隊於秀巒地區的調適示範,目前尚未落實「推動執行」及「檢討修正」等構面,但已成功開啟校方、村里及相關單位針對該地氣候變遷調適的對話,亦已促進多名利害關係人,評估多種社會性、結構物理及制度性的調適選項的執行可能性。且在多方訪談過程中亦可發現,當地雖面臨高崩塌風險,但水保相關單位已針對崩塌風險施行噴漿、排水等防災手段,足以應對短期變化。
在氣候變遷因應方面,本團隊可協助提供氣候變遷風險分析成果,協助有關單位納入當地坡地崩塌風險評估考量,同時亦將有助於檢視現有防護措施長遠的有效性。本團隊也將持續與當地利害關係人保持密切聯繫,關注後續調適進展,了解秀巒國小及整個地區未來將如何構建短、中、長期的調適行動雛形,以面對來勢洶洶的氣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