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新研究顯示氣候變遷的影響是不可逆的!

  發表日期:2022-01-14

  作者:DAVID NIELD;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676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在先前的認知中,我們總以為大規模減碳就能使地球的氣候回歸原本的既有狀態。然而最新研究指出,即使大幅削減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不足以讓世界氣候模式回到從前。也就是說,我們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可能是不可逆的。 來自韓國浦項工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氣候模式模擬出:於2140年內將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到1468ppm的氣候狀況,再從這個氣候模式開始將二氧化碳的濃度回溯至今日水準。他們發現:隨著二氧化碳濃度...

減碳情境下氣膠濃度的變化將帶來升溫反效果

  發表日期:2022-01-11

  作者:Li Yuan;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663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會減少人為氣膠(anthropogenic aerosol)的濃度。然而,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可以散射太陽輻射,降低地表溫度。因此懸浮微粒的減少,會使得降溫速度變慢,反而無助於改善高溫的氣候。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將此一結果刊登於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期刊當中,並強調: 21世紀隨著氣膠濃度的減少帶來的額外增溫效應會造成升溫,與...

多數國家可能每兩年就會出現一次「極端高溫」

  發表日期:2022-01-10

  作者:AFP;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136 次

  引用來源:France24

一份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研究顯示,2030 年過後,165 個國家中將有 92% 的國家恐每兩年就會遭遇極端高溫事件。此處極端高溫事件的定義為:在還未工業革命以前,平均一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高溫事件。 由於全球升溫幅度是相對抽象的概念,它忽視了各個區域的氣候差異,因此透過模式衡量各區域的暖化程度,更能反映我們真實感受到的氣候。這份研究結合了五大溫室氣體排...

麻省理工透過氣候模式證實北大西洋颶風持續增加

  發表日期:2022-01-07

  作者:Jennifer Chu;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602 次

  引用來源:phsy.org

從追溯至1850年代的歷史記錄中,北大西洋的颶風在這150年內變得更加頻繁。然而,科學家對此抱持質疑態度,認為數量的上升可能來自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我們觀察到更多的颶風。因此,目前數據紀錄存在內生層面的不確定性,使科學家們無法透過記錄準確過濾出影響風暴的氣候因子。 麻省理工學院在新研究中使用了氣候建模並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中,透過模式來重建全世界的颶風和熱帶氣...

印度否決聯合國氣候建議的新草案

  發表日期:2022-01-04

  作者:Press Trust of India;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400 次

  引用來源:NDTV

去年12月13日,於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桌上,印度投票反對將「氣候變遷」歸類為「全球安全危機」的提案。該草案是由尼日和愛爾蘭共同提出,內容呼籲聯合國將與氣候有關的安全風險作為核心部分納入安理會的管轄項目。然而印度政府表示,安理會並不是討論氣候行動和氣候正義的地方,通過此草案將不利於日前在COP26會議中取得的共識。因為一但通過,意味著安理會中十五國的決議將可推翻COP會中的決議。 印度一直是改...

氣候變遷惡化,30%英國鳥類受到威脅

  發表日期:2022-01-03

  作者:Tegan Armarego-Marriott;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937 次

  引用來源:NDTV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RSPB)於2021年11月底發表一份報告,內容講述氣候變遷如何危害金翅雀(greenfinch)和雨燕(swifts)等近30%的英國鳥類物種,使其面對嚴重的生存威脅。 這份報告揭露了英國70種最瀕危的鳥類紅色名單(the RED list),顯示英國的野生動物數量正處於急速下...

氣候變遷下,植物該如何續命?

  發表日期:2021-12-30

  作者:Tegan Armarego-Marriott;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169 次

  引用來源:nature

面對暖化的環境,能自由移動的動物有較多方式可以進行調適,例如:動物可依照自己的溫度棲位(thermal niche)來改變作息時間或是改變棲息地點。或者,恆溫動物甚至可依照艾倫定律(Allen's Rule),藉由演化改變附肢大小來適應環境變化;有些動物也可藉由改變基因表現量來適應環境。當然,無法應對環境進行調適的某些物種將極有可能發生滅絕。 對於難以移動的生物來說(例如植物與珊瑚)...

解析氣候變遷與龍捲風的關聯

  發表日期:2021-12-29

  作者:JOHN ALLEN;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841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美國阿肯色州和伊利諾州,受到致命的龍捲風襲擊。此龍捲風的持續時間和強度比以往12月的龍捲風強上許多,這促使科學家想知道,氣候變遷為龍捲風帶來了什麼改變。 龍捲風形成的條件大致上有三:(1)溫暖、潮濕空氣推動造成強大上升氣流,(2)風切,這使得風暴變得更強和更持久,以及(3)使風暴形成的觸發因素,如大熱天或一個冷鋒。透過這些成分,美國的氣候模型預測,到21世紀末...

不只陸地,氣候變遷也使海洋環境更加嚴峻

  發表日期:2021-12-28

  作者:Ra­hel Künz­ler, ETH Zurich;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488 次

  引用來源:Phys.org

以往,我們關注於陸地上的氣候如何變遷,以及氣候變遷如何影響陸地的生態。事實上,海洋也深受氣候變遷之害。氣候變遷下,海水高溫、過酸、低氧,已成現在進行式。 我們可以透過下列重要進程來瞭解海洋氣候變遷的變化: 在氣候議題上,對於海洋的關注始於2000年代初期,當時學界提出了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s)與其可能的影響。 2011年持續性的熱浪破壞了澳洲西岸極具生物多...

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保育的衝擊

  發表日期:2021-12-27

  作者:B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翻譯:郭沛孚

  觀看:1256 次

  引用來源:sci-tech-daily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新研究顯示,氣候變遷正在改變我們熟悉的海洋世界。根據研究人員透過多種氣候模式進行分析,推估到2060年,大約有60%到87%的海域將經歷多種生物與化學變化:如溫度上升、酸度升高和氧氣含量變化。在海洋保護區如澳洲的大堡礁海洋公園和厄瓜多科隆群島的加拉帕戈斯海洋保護區(Galapagos Marine Reserve),預估的環境變化幅度會更高,將達到76%到97%。 溫度、酸鹼...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7,693,413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