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歐盟宣布禁止於北極開採石油、煤炭與天然氣

  發表日期:2021-10-22

  作者:Jennifer Rankin;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90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今年10月13日決議,將不允許在北極地區開採石油、煤炭和天然氣。預期這項協議將引起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不安,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喪失北極地區的主導權。 歐盟是北極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並造成該區 36% 的黑碳(black carbon)。黑碳是於開採石油時所排放的廢氣,當黑碳覆蓋於冰山之上,降低冰山的日照反射率,冰山將因此無法反射陽...

來自廢水的淨化水?矽谷盼望創造更多可能

  發表日期:2021-10-20

  作者:Kiet Do ; 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278 次

  引用來源:cbsnews

在加州聖荷西,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河谷水區正在著手提升淨化水的形象,目標是要為廢水回注含水層奠定基礎。 在矽谷先進水淨化中心(Silicon Valley Advanced Water Purification Center)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區首席執行官Rick Callender談到節約用水及增加供水的方法:淨化中心從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接收水。而這些水被送到過濾及逆滲...

如何享有安全飲用水?三個關鍵加速進展

  發表日期:2021-10-19

  作者:Shauna Curry ; 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900 次

  引用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許多國家,人們依舊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這造成嚴重的健康後果,危害生活品質。為了實現人人享有清潔用水的目標,我們需要加快步伐。否則,根據UN-Water,到2030年仍有16億人沒有安全的水資源。 好消息是,改善水的解決方案沒想像中複雜。以下是廉價水和衞生技術中心(The Centre for Affordable Water and Sanitation Tech...

2021年9月全球溫度概要出爐,全球平均上升0.4℃

  發表日期:2021-10-18

  作者:DTE staff ; 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197 次

  引用來源:Down to Earth

2021年9月是全球歷史上最溫暖的9月之一。同時,這也是各地區溫度反常的一個月。本篇報導整理了2021九月份的各地區溫度變化。 2021年9月,歐洲有些地方的溫度直逼最高歷史記錄,西歐大部分地區的溫度比1991-2020年的平均溫度高得多。英國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9月,鄰國法國也出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9月日最高溫。歐洲以外的許多地區,溫度也高於平均水平。 今年9月溫度高於平均的地區...

資金問題使COP26充滿不確定因素

  發表日期:2021-10-15

  作者:Beh Lih Yi;翻譯:郭沛孚;校稿:孫天祥

  觀看:1390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一個月後,備受矚目的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即將在蘇格蘭舉行。此會談被認為是完成2015巴黎氣候協定最低目標(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1.5℃)的最後機會。然而,各國尚未有明顯表態的行動,包括兌現一項遲來的承諾:即從 2020年起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以幫助較貧窮國家進行全球暖化衝擊調適並採用更乾淨的能源。 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 GCF)負責...

氣候學家首獲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要傳遞什麼訊息?

  發表日期:2021-10-14

  作者:Davide Castelvecchi & Nisha Gaind;翻譯:劉睦恩

  觀看:1006 次

  引用來源:nature

在COP26(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前夕,兩位氣候學家,真鍋淑郎與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氣候學家首次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可看出諾貝爾委員會希望藉此聲明:「氣候的模擬建基於堅實的物理理論,因此全球暖化有其科學基礎」。 在1960年代,真鍋淑郎的研究旨在說明,二氧化碳的增加為何會導致全球暖化。他也開發了模擬氣候的數學模式。對於學界而言,真鍋淑...

臭氧層破洞不分南北,為何北極也開始出現破洞?

  發表日期:2021-10-13

  作者:CARLY CASSELLA;翻譯:劉睦恩;校稿:孫天祥

  觀看:1966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Alert

冬春交替之際,便是臭氧層破洞好發之時。但為何過去只曾在南極上空會出現的臭氧層破洞,於2020年也出現在北極上空? 臭氧層破洞的關鍵是會分解臭氧分子的「氟氯碳化物」,而南極上方穩定的極地平流層雲(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s)能促進氟氯碳化物對臭氧的分解;在過去,北半球受惠於強勁行星波(planetary wave)的影響,使極地平流層雲不易形成,因此北極上空的臭氧層不...

氣候變遷與廢棄塑膠污染將造成的惡性循環,對海洋生態帶來雙重打擊

  發表日期:2021-10-12

  作者:Roger Harrabin;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2154 次

  引用來源:BBC

近年來各國已開始重視塑膠的生產與使用,著手推動減塑與源頭減量的工作,而在近兩年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急遽增加,許多國家的逐漸將施政量能轉移至氣候變遷相關的政策,塑膠污染的議題有略為降溫的現象,但在最近由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和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共同發表的研究表示,氣候變遷與塑膠污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會形成互相...

從失落的文明中 看見氣候變遷的威脅

  發表日期:2021-10-08

  作者:Loren Smith;翻譯:楊鈞;校稿:孫天祥

  觀看:674 次

  引用來源:Univ. of Sydney

過去在氣候變遷歷史的研究上,主要都是著重在古氣候中二氧化碳濃度與生態之間的關係上,而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則指出,古代文明在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上,也決定了該文明的發展與變化。本次研究中,由雪梨大學與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等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氣候劇烈變遷的時期包含西元8至11世紀的宏都拉斯、墨西哥,以及14至15世紀的柬埔寨、寮國、泰國、越南等地區的古文明進行研究,發現那些對...

耐鹽作物改善了孟加拉農民苦不堪言的生活

  發表日期:2021-10-07

  作者:Redwan Ahmed ;翻譯:李宣融;校稿:孫天祥

  觀看:58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與孟加拉國數百萬人一樣,45 歲的Anita Bala依靠一小塊土地養家糊口,但多年來,什麼作物都不會增長,她的丈夫在土地上的鹹水塘里養殖蝦,但周圍的土地貧瘠,Bala甚至種植豆類都屢屢失敗,最終她放棄了。 Bala 住在 Patuakhali 區南部沿海地區的一個村莊,該地區極易受到洪水和颶風的影響,她的農業問題是土壤鹽分增加的結果。據荷蘭非政府組織 Cordaid 稱,隨著氣候變遷,孟加...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4,655,890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