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2040年後,法國領土一律禁止開採石油

  發表日期:2017-12-22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559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法國國會本週二通過法案,將在2040年後禁止境內(包括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開採石油與天然氣:2040年後不發照新的開採工程,並停止更新既有的開採權。雖是一項領先全球的創舉,此法案的象徵性大過實質作用,因為法國99%的石化燃料是仰賴進口。法國境內一年生產81.5萬公噸的石油,只相當於沙烏地阿拉伯幾小時的石油產量。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之前宣稱,將帶領法國經濟逐步從石化燃料、...

微軟加碼「AI for Earth」

  發表日期:2017-12-21

  作者:Christianna Reedy;編譯:朱吟晨

  觀看:654 次

  引用來源:Futurism

科技巨擘微軟今年7月推出「AI for Earth」計畫,希望藉由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解決地球環境的農業、水、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等四大問題。近日適逢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兩周年,微軟宣布加碼計畫的投資金額,從原本的200萬美金增加到未來五年共5000萬美金。AI for Earth是微軟環境政策的具體應用之一,計畫的整體目的為提升監測、模擬與管理地球自然資源...

2017年11月是史上第三高溫

  發表日期:2017-12-20

  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654 次

  引用來源:NASA

現代化的全球地表溫度觀測可追溯自1880年。美國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GISS)的觀測資料來自全球6300個氣象測站,除陸地測站量測陸地的溫度,海上船舶、浮筒量測海表面溫度,還有南極的研究站。最新的11月份全球地表溫度資料顯示,137年以來,2017年的11月是史上第三高溫,較11月的氣候平均值(1951-1980年)高出...

AGU:種種跡象證實,氣候變遷已對天氣造成影響

  發表日期:2017-12-19

  作者:Justin Worland;編譯:朱吟晨

  觀看:879 次

  引用來源:Time

AGU(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每年12月在美國舉行,是全球與會人數最多、規模最龐大的科學會議。今年的AGU記者會上,兩份研究不約而同重申氣候變遷造成的威脅。一份研究以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為主角。今年8月,颶風哈維重創美國德州休士頓,整場事件的降雨量超過1200 mm,是歷年來最嚴重的極端降雨事件,造成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這...

越吃越沒營養? 氣候變遷改變作物的營養品質

  發表日期:2017-12-18

  作者:Susan Milius;編譯:朱吟晨

  觀看:1000 次

  引用來源:Science News

氣候是地球系統的一部分,氣候變遷對農作物的影響不僅是極端氣候減少作物收成,竟連農作物的營養成分都可能打折扣。針對小麥、米、玉米…等主食作物的研究發現,農作物的生長雖需要CO2行光合作用,過多的CO2卻造成農作物的營養品質下降,進而衝擊全球數十億人的健康狀況。目前全球約有十億人每天無法獲得足夠的化學元素鋅,鋅不足容易發生早死、孩童生長遲緩,或是免疫系統不健全等狀況。若未來全球大氣的CO...

2019年後,世界銀行將停止石化產業投資

  發表日期:2017-12-15

  作者:Clothilde Goujard;編譯:朱吟晨

  觀看:886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Observer

自2015年COP 21達成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後,全球每隔兩年重回當時會議城市—巴黎舉辦氣候高峰會。今年舉辦的「一個地球高峰會(One Planet Summit)」召集了全球2000多位與會來賓,包括50國的領袖、政府高層、環保團體、商業代表與藝人等。會議重點之一為利用財政方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對石化燃料的補助,讓資金流向開發中國家的低碳經濟。以世界銀行為首,在此會議上宣布除了貧...

再生能源崛起,但氣候條件能一直配合嗎?

  發表日期:2017-12-14

  作者:Chris Mooney;編譯:朱吟晨

  觀看:587 次

  引用來源:Washington Post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產業在全球遍地開花,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等已成為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方式之一。只是氣候變遷的影響除了表現在氣溫上升、海平面增加等顯而易見的現象外,地球氣候的樣貌也將發生改變,包括風力配置、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河川水流量都可能不同於以往,還可能造成發電量銳減。近期兩篇文獻針對陸域風力發電的研究,其一發現由於加熱效率不同,陸地的暖化效應普遍較海洋的明顯,會改變風向與風速,...

澳洲的溫室氣體排放不減反增

  發表日期:2017-12-13

  作者:Michael Slezak;編譯:朱吟晨

  觀看:718 次

  引用來源:The Guardian

澳洲新南威爾省與維多利亞省近年致力於發展風力發電,市佔比例已顯著提升。照理說再生能源使用增加,減少的溫室氣體量應該反映到全國的數據上,最近一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不減反增。將澳洲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細分數項,發現再生能源的確有功勞,減少了發電所製造的溫室氣體,但交通運輸、農業…等其他項目是些微上升或持平的狀況。交通運輸部分由於柴油與飛機燃油的使用量增加,排放量更創下新高紀錄。專家認為目前...

沒有海冰,去哪找食物?

  發表日期:2017-12-12

  作者:Sarah Gibbens;編譯:朱吟晨

  觀看:614 次

  引用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北極熊是肉食性動物,夏季常藉由海冰接近並捕捉主要的獵物—海豹。然而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北極又是全球溫度暖化幅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北極海冰的覆蓋量屢創新低,北極熊越來越難找到食物。早在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宣稱氣候變遷會造成北極熊覓食困難,嚴重危及北極熊的生存,最後終將絕跡。15年後,北極熊的處境沒有改善,只是更加艱困。日前一支拍攝於加拿大巴芬島的影片釋出,畫面中一隻飢餓瘦弱...

更多的野火,更嚴重的空汙

  發表日期:2017-12-11

  作者:Francie Diep;編譯:朱吟晨

  觀看:846 次

  引用來源:Pacific Standard

自12月4日起,美國加州南部數處發生森林大火,疏散撤離人數超過20萬人,至少建築物毀損近800棟,目前許多地方的火勢尚未撲滅。大火造成的濃厚煙霧覆蓋整個南加州,味道重且能見度,形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受到氣候變遷與都市建設向林地擴張的影響,未來的森林大火將愈加頻繁,其造成的空氣汙染也將成為新常態。每次森林大火過後,鄰近地區常見氣喘、心臟或呼吸道相關(如肺炎、支氣管炎)疾病的個案增加,其中孩童與老年人是...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9,845,941 位訪客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