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 / 氣候變遷新聞

COP 23:促進氣候災害保險的普及度

  發表日期:2017-11-16

  作者:Correspondning Author;編譯:朱吟晨

  觀看:1081 次

  引用來源:UN News Centre

僅在2017年,由於颶風/颱風、乾旱頻仍,加上海平面上升等影響,極端天氣事件已造成全球超過2000億美金的損失。在氣候變遷的腳步下,極端天氣的頻率與強度將持續攀升,可預期高脆弱度族群也將受到更嚴重的傷害。2015年在德國的主導下,G7(七大工業國組織)發起國際保險機構--InsuResilience(保險回復力),目標為在2020年,能直接/間接提供全球開發中國家4億人額外的氣候災害保障。目前In...

前紐約市長彭博:白宮不能阻止美國減緩氣候變遷

  發表日期:2017-11-15

  作者:Ryan W. Miller;編譯:朱吟晨

  觀看:998 次

  引用來源:USA Today

日前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與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連袂出席COP 23會議,揭示美國一個由州、城市與私人公司組成的團體—America Pledge(美國宣誓),表明不論川普政府對氣候變遷政策的態度為何,都將履行美國先前承諾的巴黎協議減碳目標。該團體的成員包括全美20個州、110座城市與上千家公司,若能被視為一個國家,其所代表的經濟體可謂全...

COP 23目標:制定巴黎協議的遊戲規則

  發表日期:2017-11-14

  作者:Bob Berwyn;編譯:朱吟晨

  觀看:1101 次

  引用來源:Deutsche Welle

兩年前的COP 21會議,全球制定了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兩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國卻還沒講清楚實際上該怎麼做,才能抑制地表升溫不超過2℃。在今年波昂舉行的COP 23會議上,重頭戲之一就是協調出全球同意的巴黎協議規則。在巴黎協議的規範下,世界各國自願簽署並訂定願意執行的國家自定貢獻(NDCs),再定期向聯合國回報減碳進度。由於是自願性的,任何一國若不願簽署,不會有任何罰則;任何一國若不依循自身的NDCs...

敘利亞將簽署巴黎協議

  發表日期:2017-11-13

  作者:Lisa Frie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696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2015年的COP 21會議後,全球近200個國家簽署巴黎氣候變遷協議,立志使地表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溫度的2℃。基於迥異的理由,當時有兩個國家—尼加拉瓜與敘利亞沒有簽署:尼加拉瓜認為全球若想維持氣候的穩定,巴黎協議的內容根本不足以達到減碳的實質效益;敘利亞自2011年發生內戰,當時正被國際社會制裁,無法派代表出席COP會議。上個月,尼加拉瓜終於承認巴黎協議雖不盡完善,卻至少是目前國際...

世界各國需盡快減少碳排放量

  發表日期:2017-11-10

  作者:Alex Whiting;編譯:朱吟晨

  觀看:796 次

  引用來源: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若要抑制全球的暖化現象,世界各國需要減少自身的碳排放,亦即使碳排放量達到高峰再迅速下降。目前世界上有超過55個國家(加總的碳排放量約佔全球的60%)已達到碳排放的高峰,或承諾將在2030年達到高峰。在2010年,全球43個已開發國家中,共39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俄羅斯與歐洲多數國家等)已達到碳排放高峰;日本、南韓、紐西蘭預計在2020年達到目標;中國、墨西哥、新加坡則計畫在2030年完...

巴西的甘蔗酒精可以協助減碳夢想?

  發表日期:2017-11-09

  作者:Prachi Patel;編譯:朱吟晨

  觀看:771 次

  引用來源:Anthropocene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酒精(sugarcane ethanol,或稱甘蔗乙醇)製造國,全國近半數的甘蔗產量用於製造生質酒精。在巴西,路上有2/3的車輛都是彈性燃料(flex-fuel)車,使用的燃料可能是純酒精或酒精與汽油的混和物gasohol。對巴西而言,發展生質酒精不僅有助於達成巴黎協議的目標,也有機會成為生質酒精的輸出大國,刺激經濟發展。目前巴西的科學家使用統計模式預測全國的甘蔗產量;最新研究...

南極的風正影響著托藤冰川的命運

  發表日期:2017-11-08

  作者:Bob Berwyn;編譯:朱吟晨

  觀看:729 次

  引用來源:Inside Climate News

南極洲可區分為東南極洲(East Antarctica)與西南極洲(West Antarctica)。受限於地理條件,目前科學界對南極冰川的研究以西南極洲為主;東南極洲雖然難以到達,其面積卻更為遼闊,若當地冰川真的融化,對全球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如擁有龐大體積的托藤冰川(Totten Glacier),融化後能使全球海平面上升3.5公尺。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溫度上升也使南極的風增強,強風將海表面的冰...

美國官方報告證實人類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發表日期:2017-11-07

  作者: Lisa Friedman, Glenn Thrush;編譯:朱吟晨

  觀看:886 次

  引用來源:New York Times

美國官方每四年出版一份國家氣候評估報告(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這份報告的作者來自政府與學術界的專家,被視為美國氣候變遷科學的最權威報告;第四份國家氣候評估報告將在2018年末完成。11月初,美國官方釋出第四份國家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的其中一部份—氣候變遷特別報告(Climate Change Special Report),內容提到自2014-2016年...

全球持續增加的CO2

  發表日期:2017-11-06

  作者:Andrew Freedman;編譯:朱吟晨

  觀看:604 次

  引用來源:Mashable Asia

在2015年全球簽署巴黎氣候變遷協議後,世界上已有不少國家將發展方向轉往CO2的減量排放。但2016年的觀測資料顯示,全球大氣的CO2濃度在去年大幅增加,不僅攀升到人類史上的新高峰403.3ppm,也是過去80萬年來的最高紀錄。人類燃燒石化燃料、伐林…等行徑是CO2濃度上升的主要因素,去年的強聖嬰事件也是原因之一。在強聖嬰年,全球的天氣型態皆異於常年,熱帶地區容易發生乾旱,減少森林、...

前所未見的大規模造林

  發表日期:2017-11-03

  作者:John Converse Townsend;編譯:朱吟晨

  觀看:733 次

  引用來源:Fast Company

森林有固碳的功能,利於全球的氣候平衡,南美州的亞馬遜雨林更是重要的一環。過去40年內,亞馬遜雨林受到人類的摧殘,已減少近兩成的面積,未來數十年還可能再減少另外的兩成。但只要全球能停止伐林,現存的樹木每年就能吸收全球37%的碳排放量;復育林木將帶來更驚人的成效。國際非營利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保護國際)目前正主導一場大規模的造林計畫,將在巴西境內的亞...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CHC  

關於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在國科會的支持下,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科學與技術研究服務為宗旨。團隊成員秉持初衷,不斷精進氣候變遷推估技術與能力、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調適工具、深入淺出轉譯氣候變遷科學數據、強化科學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連結、加強與服務對象的溝通,提供符合公部門、學研單位、企業及社群機構氣候變遷資料、資訊、知識、工具一站式服務。

您是第 8,505,686 位訪客   網站導覽